第六十二章上肢骨、关节损伤
一、填空题
1.锁骨外端骨折常因肩部重力作用,使骨折远端向下移位,近端则向上移位,移位程
度较大者,应怀疑喙锁韧带损伤。
2.肩锁关节脱位常用的两种手术方法:切开复位和张力带法固定和锁骨—喙突拉力螺
钉固定术。
3.肩关节前脱位可分为喙突下脱位、盂下脱位、锁骨下脱位。
4.肱骨外科颈骨折分为无移位骨折、外展型骨折、内收型骨折、粉碎性骨折。
5.肱骨干骨折当骨折线位于三角肌止点以下时,近折端由于三角肌的牵拉而向前、外
移位;远折端因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牵拉而向近端移位。
6.肱骨踝上骨折根据暴力的不同和骨折移位的方向,可分为屈曲型和伸直型。
7.肘关节脱位分为后脱位、外侧方脱位、内侧方脱位、前脱位,以后脱位最常见。
8.尺桡骨双骨折可发生重叠、成角、旋转、侧方移位,治疗尺桡骨双骨折除了良好的
对位、对线外,应特别注意防止畸形和旋转。
9.Colles骨折呈典型畸形,即侧面看呈银叉样畸形,正面看呈枪刺样畸形。
二、判断改错题
1.锁骨骨折选用钢板内固定时,应将钢板放在锁骨前方。
答:错锁骨上方
2.肩关节脱位中后脱位最常见。
答:错前脱位
3.肱骨干中1/3骨折最容易造成尺神经损伤。
答:错桡神经损伤
4.肱骨干轴线与肱骨髁轴线之间有30°~50°的前倾角,这是容易发生肱骨髁上骨折
的解剖因素。
答:对
5.肘关节脱位复位后,应将肘关节固定在45°屈曲位,悬吊于胸前2~3周。
答:错90°
6.前臂处于中立位时,尺桡骨之间的骨间膜较松弛,处于旋转时骨间膜最紧张。
答:错旋转位中立位
7.前臂尺桡骨之间的骨间膜的纤维方向由桡侧下方斜向齿侧上方。
答:错尺侧下方斜向桡侧上方
三、选择题
[A型题]
1.锁骨中断中段骨折后,由于——牵拉,使骨折近端可向上、后移位,远折端则由于
重力作用,向前、下移位。B
A.斜方肌B.胸锁乳突肌C.胸大肌
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
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肩关节后脱位?C
A.肩峰下脱位B.冈下脱位C.喙突下脱位
D.盂下脱位E.以上都不是
[B型题]
A.被动活动正常,主动活动不能B.主动和被动活动都不能
C.主动和被动活动均部分障碍D.主动活动不能,被动活动部分障碍
E.主动活动部分障碍,被动活动不能
3.神经麻痹或肌肉肌腱断裂可出现A
4.关节强直可出现B
5.关节僵硬可出现C
[C型题]
A.Colles骨折B.Barton骨折
B.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
6.“银叉”畸形可出现C
7.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可出现B
[X型题]
8.下列哪些不属于桡骨下端骨折?BE
A.Barton骨折B.Galeazzi骨折C.Smith骨折
D.Colles骨折E.Monteggia骨折
9.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的表现有ABDE
A.腕关节下垂B.各手指掌指关节不能背伸
C.爪形手D.拇指不能背伸
E.手背桡侧皮肤感觉减退
四、名词解释
1.方肩畸形:肩关节脱位时,肱骨头脱出于喙突下,肩部失去圆浑的轮廓时出现
方肩畸形。
2.Dugas征阳性:肩关节脱位时,将患侧肘部紧贴胸壁时,手掌搭不到健侧肩部;或手
掌搭在健侧肩部时,肘部无法紧贴胸壁,称为Dugas征阳性。
3.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外科颈是肱骨大结节、小结节移行为肱骨干的交界部位,是
松质骨密质骨的交接处,位于解剖颈下2~3cm,此部位发生骨折则
称为肱骨外科颈骨折。
4.肱骨干骨折:肱骨外科颈下1~2cm至肱骨髁上2cm段内的骨折称为肱骨干骨折。
5.肱骨髁上骨折:指肱骨干与肱骨髁的交界处发生的骨折。
6.5P征:指Painless(无痛),Pulselessness(脉搏消失),Pallor(皮肤苍白),
Paresthesia(感觉异常),Paralysis(肌肉麻痹)。
7.盂氏骨折:尺骨上1/3骨干骨折可合并桡骨小脱位,称为盂氏骨折。
8.盖氏骨折:桡骨干下1/3骨折合并尺骨小头脱位,称为盖氏骨折。
9.桡骨下端骨折:是指距桡骨下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这个部位是松质骨与密质骨
交界处,为解剖薄弱处,一旦遭受外力,容易骨折。
10.Smith骨折:桡骨下端屈曲型骨折,近折端向背侧移位,远折端向掌、桡侧移位,与
伸直型骨折移位相反,称为反Colles骨折或Smith骨折。
五、问答题
1.简述锁骨骨折手术指征。
答:①病人不能忍受8字绷带固定的痛苦;②复位后再移位,影响外观;③合并神经、血管损伤;④开放性骨折,⑤陈旧性骨折不愈合;⑥锁骨外端骨折,合并喙锁韧带断裂。
2.试述肩锁关节脱位的分类。
答:①第一型:肩锁关节囊与韧带扭伤,并无确切的韧带断裂;②第二型:肩锁关节囊与韧带破裂,锁骨外侧端“半脱位”;③第三型:肩锁韧带与喙锁韧带已破裂,锁骨外侧端“真性脱位”。
3.试述肩关节脱位的分类。
答:①前脱位:又分为喙突下脱位、盂下脱位和锁骨下脱位;②后脱位:有肩峰下脱位、盂下脱位和冈下脱位;③盂下脱位;④盂上脱位。
4.简述肩关节脱位Hippocrates复位法。
答:病人仰卧,术者站在患侧床边,腋窝处垫棉垫,以同侧足跟置于病人腋下靠胸壁处,双手握住患肢于外层位作徒手牵引,以足跟顶住腋部作为反牵引力。左肩脱位时术者用左足,右肩脱位时则用右足。牵引须持续,用力须均匀,牵引一段时间后肩部肌肉逐渐松弛,此时内收、内旋上肢,肱骨头便会经前方关节囊的破口滑入肩胛盂内,可感到有响声,提示复位成功,再作Dugas征检查,应由阳性转为阴性。
5.简述肱骨外科颈骨折(外展型)X线表现。
答:骨折近端呈内收位,舷骨大结节与肩峰的间隙增宽,肱骨头旋转;远折端肱骨的外侧骨皮质插入近端髓腔,呈外层位成角畸形;也可能远折端向内、上移位而呈重叠移位。
6.试述肱骨外科颈骨折Neer分类方法。
答:第一型:单一外科颈骨折,或合并有大结节骨折,移位大于1cm,成角小于45°,骨折稳定又称为“一部分骨折”。
第二型:骨折位于解剖颈,移位大于1cm或成角畸形大于45°,肱骨头与肱骨干成为分离的两部分,又称为“二部分骨折”。
第三型:在第二型的基础上,合并有大结节或小结节骨折,又称为“三部分骨折”。如果合并大结节和小结节同时骨折,又称为“四部分骨折”。
第四型:在第一型的基础上,合并大结节撕脱骨折伴有明显移位,或大结节的一个面骨折。常伴有肩袖损伤。
第五型:有小结节骨折并有移位。
第六型:肱骨上端骨折合并肱盂关节脱位。
7.简述肱骨干骨折移位情况。
答:肱骨干骨折的移位取决于外力作用的大小、方向、骨折部位和肌肉牵拉方向等。在三角肌止点以上的骨折,近折端受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的牵拉而向内向前移位,远折端因三角肌、喙肱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牵拉而向外、向近端移位。当骨折线位子三角肌止点以下时,近折端由于三角肌的牵拉而向前、外移位;远折端因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牵拉而向近端移位。肱骨干下1/3骨折的移位方向与暴力作用的方向、前臂和肘关节所处的位置有关,大多数有成角、缩短及旋转畸形。
8.简述肱骨干骨折的手术指征。
答:(1)反复手法复位失败,骨折端对位对线不良,估计愈合后影响功能。
(2)骨折有分离移位,或骨折端有软组织嵌入。
(3)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4)陈旧骨折不愈合。
(5)影响功能的畸形愈合。
(6)同一肢体有多发性骨折。
(7)8~12小时以内的污染不重的开放性骨折。
9.试述肘关节脱位的诊断要点。
答:(1)有外伤史,以跌倒手掌撑地最常见。
(2)患处肿、痛,不能活动,患者以健手托住患侧前臂,肘关节处于半伸直位,被动运动时不能伸直肘关节。
(3)肘后空虚感,可摸到凹陷处。
(4)肘部三点关系完全破坏,失去正常关系。
(5)X线检查显示肘关节脱位。
10.试述前臂双骨折的移位特点。
答:前臂双骨折中由于尺骨位置比较浅,肌肉附着少,移位多不严重,主要是桡骨骨折端移位。
(1)若桡骨骨折线在旋前圆肌止点以上,近折端由于旋后肌和肱二头肌的牵拉而呈屈曲、旋后位,远折端因受旋前圆肌及旋前方肌的牵拉旋前移位。
(2)若骨折线在旋前圆肌止点一下,近折端因旋后肌和旋前圆肌力量平衡而处于中立位,骨折端略旋前。
(3)若骨折在桡骨下1/3,由于旋前方肌的牵拉,桡骨远端多处于旋前位
11.试述前臂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指征。
答:(1)手法复位失败。
(2)受伤时间较短、伤口污染不重的开放性骨折。
(3)合并神经、血管、肌腱损伤。
(4)同侧肢体有多发性损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