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心脏超声造影的附加值
作者:朱天刚王之龙刘冬月
单位:医院心脏中心
患者:女,60岁
1.主诉:
不慎跌倒摔伤致右髋部疼痛1周
2.现病史:
患者1周前不慎跌倒,跌落后右侧髋部疼痛肿胀不适,医院行骨盆CT提示右髂骨骨折,右髋臼骨折,右耻骨上下支骨折,胸部CT提示双侧胸腔积液,双肺挫伤。医院予消炎等治疗。现患者为行进一步治疗就诊我院,经门诊以“骨盆骨折,双侧胸腔积液”收住我科,起病以来,患者精神可,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力体重无明显变化。平素身体一般。
3.既往史:
心房颤动病史2年,未行治疗。无其他病史
4.传染病史:
无外地久居史,无血吸虫病疫水接触史,无地方病或传染病流行区居住史,无毒物、粉尘及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无吸烟史,无饮酒史,无冶游史,无性病史。
5.生育史:
已绝经,适龄结婚,家人体健,育有一子。
6.家族史:
无家族性遗传病、传染病史,无冠心病早发家族史,无高血压家族史,无糖尿病家族史。
7.查体:
体温:36.0℃ 脉搏:90次/分 呼吸:24次/分血压:/82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楚,被动体位,胸廓无畸形,胸壁静脉无曲张,胸骨无压痛。肺部呼吸运动度对称,肋间隙正常,语颤对称,无胸膜摩擦感,无皮下捻发感,叩诊清音,呼吸规整,左肺呼吸音清,右肺呼吸音清,左肺无啰音,右肺无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正常,位于左侧第4肋间锁骨中线内侧0.5cm。触诊心尖搏动正常,位置同上,无震颤,无心包摩擦感。叩诊双侧浊音界正常。心率76次/分,心律齐,心音S1正常,S2正常,无杂音。无心包摩擦音,无异常血管征。腹部级四肢无异常。骨盆挤压分离试验阳性,右下肢未见明显畸形,皮肤无破损,未扪及明显骨摩擦音,四肢肌力感觉正常。
8.初步诊断:
1.髂骨骨折(右),2.髋臼骨折(右),3.耻骨骨折(右上下支),4.胸腔积液(双侧少量),5.心房颤动
9.入院检查:
胸片提示双侧胸腔积液,心电图提示房颤,下肢静脉彩超提示右侧股浅静脉、腘静脉血栓形成双小腿比目鱼肌静脉血栓形成。予卧床制动,抗血栓等治疗。年9月7日凌晨4:30,患者突发胸闷憋气等不适,意识丧失,血压下降,BP:70/50mmHg,急查TnI:0.μg/ml,心电图提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图1),急诊行PCI,术中可见右冠中远段闭塞,可见巨大血栓影,TIMI0级(图2),于右冠病变处反复抽吸血栓及冠脉内予欣维宁、硝普钠、球囊扩张。并放置下腔静脉滤网。术后患者返回心内科监护室,予抗血小板抗凝及抗感染等治疗。术后患者病情,行床边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图3,4)。
图1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II、III、aVF导联ST段抬高,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图2左冠状动脉正常,右冠状动脉中远段闭塞,可见巨大血栓影,TIMI0级(箭头处)
图3床边超声心动图图像质量欠佳,无法精确评估LVEF和室壁运动,可疑室壁增厚,心尖运动减低,心尖部血栓形成
图4PCI术后4天,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图像质量不满意,依然不能明确诊断
图5经静脉注射六氟化硫微泡进行左室超声造影,心内膜显示清晰,可以精确测量LVEF,室间隔显著增厚,心尖部运动正常,排除了心尖部血栓形成
图6左室心肌声学造影(MCE),观察到心肌灌注延迟和局部心肌灌注减低,以后间隔和下后壁为主10.讨论:
医院,突发胸闷、大汗,无心悸、胸痛、黑矇、意识丧失,测血压50/20mmHg,心率60次/分,查TnI:0.ng/ml,床旁心电图示“II、III、aVF导联ST段抬高0.3-0.4mV,V3R-V5R导联ST段抬高0.1mV,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内科会诊考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明确,于2h前行冠脉造影示“右冠中远段闭塞,可见巨大血栓影,TIMI0级”,于右冠反复抽吸血栓及球囊扩张,术后患者胸闷明显缓解,转入心内科监护病房。
急诊PCI术后,需要了解心脏结构和功能,急诊床旁超声显示图像不佳,无法准确测量左室射血分数和室壁厚度,心尖部可疑附壁血栓,也无法判断局部室壁运动异常(图3)。术后第四天,患者病情稳定后,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上述情况仍然不能明确(图4)。随后,进行左室超声造影(LVO),结果心内膜显示清晰,可以精确测量LVEF和室间隔显著增厚,心尖部运动正常,排除了心尖部血栓形成,下壁运动减低,下壁基底段向外膨出(图5)。同时进行左室心肌声学造影(MCE),观察到心肌灌注延迟和局部心肌灌注减低,以下后壁为主。
年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ASE)和欧洲心血管影像学会分别发布心脏超声增强剂临床应用指南,对左室超声造影的应用范围进行了更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常规静息超声心动图2个或2个以上节段显示不清,需要评估左室功能(LVEF)和局部室壁运动(RWM)或需要精确分析RWM(推荐级别I,证据水平A)。
2.常规超声心动图不能诊断或排除左室血栓,应该用造影增强。(推荐级别I,证据水平B-NR)。
3.常规超声心动图不能评估左室结构异常(瘤样形成),应考虑造影增强(推荐级别IIa,证据水平B-NR)。
4.利用超声增强明确或排除左室假性室壁瘤(推荐级别I,证据水平B-NR)。
5.对临床治疗和预后有重要价值,需要精确定量评估LVEF的所有患者,都应该使用超声增强技术(推荐级别I,证据水平B-R).
6.在急性ST段抬高的病人可以应用极低机械指数心肌声学造影(MCE),评价左室收缩功能、左室血栓、梗塞区的微血管血流,在一些中心,应该考虑由技术员和内科专家完成和解释MCE得结果(推荐级别IIa,证据水平-NR)。
新的指南强调即使超声图像清晰,能够评估室壁运动异常和排除心内附壁血栓,但是对需要精确定量评估LVEF的所有患者,都应该使用超声增强技术,因为超声增强技术测量更加准确。本例患者几乎涵盖了以上所有适应证。因此,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超声造影不仅可以精确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同时也能够评估PCI术后的心肌灌注,对临床治疗效果和临床预后的评估,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病例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左心耳声学造影(一)
作者:杨颖马为(通信作者)孟磊刘琳齐丽彤张宝娓
单位:医院心内科
患者:女,86岁
1.主诉:
左侧肢体力弱10h余。
2.现病史:
10h前患者买菜回家突发左侧肢体无力,表现为左手无法接扣子,行走时左下肢乏力,无肢体麻木,无语言障碍,未诉心慌,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视物成双及视物不清,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无意识不清及大小便失禁。就诊我院急诊,头颅CT检查提示脑栓塞,心源性不能除外,给予改善循环输液治疗,4h前患者左侧肢体力弱逐渐好转,为求进一步治疗转入神经内科病房。入院以来,神清,精神一般,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
3.既往史:
心房颤动10年余,近1年口服“达比加群胶囊55mg/次,2次/d”;糖尿病史10年;高血压病史20年;贫血病史;胃食管反流半年;乙肝、肝硬化10年;慢性肾脏病3-4年;否认重大外伤、手术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4.个人史:
无烟酒不良生活习惯及嗜好。
5.查体:
T:37.1℃,P:84次/min,R:20次/min,BP:/80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室律绝对不齐,心率84次/min,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双膝关节以下轻度指凹性水肿。神经系统查体:神清,语利,高级皮层功能检查未见异常,颅神经征(-),感觉系统检查未见异常,步态正常,左侧肢体肌力5-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未见不自主运动,腱反射灵敏,双侧Babinski征、Chaddock征未引出。颈无抵抗,脑膜刺激征(-)。
6.诊疗经过:
入院后完善头颅MR平扫提示右侧颞叶、岛叶陈旧性脑梗死,双侧额顶颞叶、放射冠及脑桥缺血灶及腔梗,治疗后好转。心源性脑栓塞不能除外。患者持续心房颤动,考虑与高龄、高血压相关,监测血压水平波动在-/80-90mmHg。美托洛尔控制心率为80-次/min,患者无心悸不适患者。CHA2DS2-VASc评分8分,有抗凝指征,但长期达比加群抗凝过程中,仍出现脑梗塞卒中事件;同时HAS-BLED评分3分,出血风险较高。充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后,患者选择左心耳封堵术治疗预防再次卒中。术前CTPV:左心房、左心耳未见明确血栓征象。
7.经胸超声心动图:
左房(前后径4.4cm)、右房扩大,左室射血分数64%,二尖瓣环钙化并轻中度反流,主动脉瓣钙化并轻度反流,三尖瓣中度反流,估测肺动脉收缩压38mmHg。
8.术中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左心耳浓密自显影呈“泥沙样”,血流信号充盈不良,血流速度减慢,不能除外新鲜血栓形成。注射声学对比剂(声诺维)后,左心耳下1/2对比剂充盈缺损,提示血栓形成。
术中经食道超声心动图0o、45o、90o、o观察左心耳,浓密自发显影
60o显示左心耳浓密自发显影,血流信号充盈不良,血流速度减慢
60o显示注射声学对比剂后左心耳下1/2对比剂不能进入
9.依据心脏超声检查的临床决策:
导管室中左心耳封堵术前复查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见上图)发现左心耳浓密自显影,注射声学对比剂后明确左心耳血栓形成,终止手术。患者更换为华法林抗凝治疗,监测INR,定期复查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
病例三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左心耳声学造影(二)
作者:杨颖马为(通信作者)孟磊刘琳齐丽彤张宝娓
单位:医院心内科
患者:男,57岁
1.主诉:
间断心悸1年余。
2.现病史:
患者1年余前于情绪激动、劳累时自觉心悸,伴心前区憋闷感,不伴胸痛、气短,休息数分钟可缓解,体检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未进一步诊治。7月前体检心电图仍示“心房颤动”。现为进一步诊治入院。自起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好,大、小便如常,睡眠一般,活动耐量如常,体重无明显改变。
3.既往史:
高血压10年,血压最高/mmHg,药物治疗,血压控制情况:-/80-90mmHg。
4.个人史:
吸烟30年,20支/d。饮酒30年,8两/d。
5.查体:
T:36.5℃,P:90次/min,R:18次/min,BP:(左)/97mmHg(右)/95mmHg,BMI26.3kg/m2。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次/min,心律绝对不齐,P2a2span="",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颈静脉正常。双下肢无水肿。span=""
6.诊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持续性心房颤动诊断明确,考虑高血压心脏病相关可能性大。拟行射频消融治疗。
7.经胸超声心动图:
左房、右房扩大,左室射血分数57%,室间隔增厚(1.3cm),估测肺动脉收缩压37mmHg。
8.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左心耳自发显影,不能除外血栓形成。注射声学对比剂(声诺维)后,左心耳下1/3对比剂充盈缺损,提示血栓形成。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示左心耳浅淡自发显影,血流信号充盈不良,血流速度减慢
注射声学对比剂后左心耳下1/3充盈缺损。造影条件下加用伪彩可提高图像对比度
9.依据心脏超声检查的临床决策: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左心耳血栓形成,目前无法行射频消融治疗,予华法林抗凝,美托洛尔控制心室率治疗。定期随诊。
总结:
以上二例均为拟行介入治疗(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射频消融术)的心房颤动患者,在术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TEE)中使用心脏声学对比剂,协助明确诊断左心耳血栓形成,临床决策因而更改。
房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患者复律治疗(电复律或药物复律、射频消融)或左心耳封堵治疗前,需行TEE检查除外左心耳血栓。TEE是目前临床上除外左心耳血栓的“金标准”,大多数情况下可明确诊断,但在浓密自发显影、伪像干扰、或图像质量不良等情况时,除外血栓仍有困难。此时应用声学对比剂,在低机械指数(0.5)谐波条件下,可清晰观察左心耳显影及是否存在充盈缺损,显著增加诊断或除外血栓的把握度。
基于现有证据,欧洲与美国晚近更新的心脏声学造影指南对TEE左心耳声学造影的推荐分别为:“当常规图像无法明确诊断左心耳血栓时可考虑使用声学对比剂(ClassⅡa,LevelC)”(Clinicalpracticeofcontrastechocardiography:re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hjm.com//kcyfl/14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