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根治雀斑医院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9134585.html
深圳医院麻醉科:周玲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手术室里,能让一位血气方刚的男子汉嚎啕大哭的,或许不是外伤引起的皮肉之苦,而是传说中的止血带反应。作为一名麻醉医生,总是会跟各个科室的手术医生打交道,也会听到各色各样的反应,比如眼心反射、胆心反射、骨水泥反应等等,这些反射基本上都是跟心脏抑制有关,也主要是表现为心率减慢,但今天聊的这个止血带反应,它却完全相反,患者多表现为心率加快。止血带,主要用于四肢手术。为了减少术中出血,保持术野清晰,除非有使用禁忌症,比如下肢静脉血栓,止血带部位严重挤压伤等,几乎都需要上止血带,因此,止血带反应还是得重视一下的,毕竟,它跟我们实在是息息相关。虽然止血带是由我们的护士小姐姐来负责,但作为麻醉医生的我们,还是要了解一下相关的知识,才能把术中管理做的更好,不然患者心率血压往上蹦的时候,你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止血带的部位:

气压止血带缚扎位置在上肢位于上臂中上1/3处,下肢在大腿根近腹股沟处,不宜贴近骨骼或表浅的主要神经,以免造成其损伤。

止血带压力及时间:

止血带压力过高,会造成神经损伤和组织坏死,增加止血带不良反应的发生;压力过低,则只能阻断静脉血流,不能阻断动脉血流,不但起不到止血的作用,反而使肢体充血,使手术野出血增加。临床中压力设定,上肢压力设置通常高于收缩压mmhg,压力多在~mmhg左右;下肢压力设置通常高于收缩压~mmhg左右,压力多在~mmHg左右。止血带使用时间,根据骨科手术经验以及手术技巧手术完成的具体时间进行设置,但每次时间尽量控制在60min左右;如在60min内不能完成手术,可以在术中压迫止血的情况下,松开止血带10min左右,随后再次驱血加压。术中使用止血带时间应尽可能短,总的时间不宜超过3h。止血带反应表现为止血带充气后的30~60min缺血肢体的疼痛,清醒和浅镇静患者出现烦躁不安、冷汗、疼痛难忍,同时伴有心率增快、血压上升等心血管反应。止血带反应的疼痛也应该引起我们麻醉医生的重视,疼痛由两个原因引起:止血带的物理压迫和肢体的炎症反应,以后者为主。止血带的物理压迫是止血带对大腿根部局部皮肤肌肉的压迫,患者感觉疼痛不适,但可以耐受,随时间进展疼痛不会明显加剧,可以通过完善的神经阻滞或药物来抑制疼痛;而止血带造成的肢体缺氧和酸中毒继发的无菌性炎症反应,刺激神经末梢产生止血带疼痛,这种疼痛由炎性代谢产物引起,随着止血带时间的延长,炎性产物不断蓄积,疼痛可逐步加剧至无法忍受。无麻醉状态下患者可忍受约30分钟,应用镇静剂和在麻醉下忍受时间相对延长。患者常诉肢体扎止血带处及以下部位疼痛不适,多麻木、沉重感、烧灼痛。强烈而难以忍受。所以在麻醉过程中,阻滞需完善,尤其是在局部麻醉、神经阻滞或硬膜外阻滞时,麻醉的区域一定要大于手术区和上止血带区。神经阻滞较完善时出现止血带反应的几率就小,甚至不出现。预防性的用一些镇静止痛药,能减轻止血带反应的症状,减轻肢体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如咪唑安定,右美托咪定等。研究表明,使用止血带的患者在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反应,具体如下:使用止血带2min时:肢体局部毛细血管内压上升、组织缺氧、血管内液与组织液交流增加;超过8min时,细胞内氧分压下降为零,出现无氧代谢;30~60min时,细胞内广泛酸中毒,肌红蛋白、细胞内酶和钾离子释放;超过60min时,可能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2~3h时,组织间质水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小血管充血,肌肉收缩力减退,可导致永久性神经损伤,肌肉损伤(包括挛缩、横纹肌溶解和室间隔综合征),血管损伤和皮肤坏死。松止血带的过程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比如止血带休克,止血带休克指肢体缺血再灌注一段时间后,出现血压进行性降低的全身性反应。临床表现不一,轻症主要表现为血压稍有降低、脉搏增快,经机体自身代偿后多无自觉症状;重症表现为血压急剧降低、脉搏细速、呼吸增快、肢端发冷以及口唇青紫,甚至神志精神症状。其发病机制是由于机体质量要脏器有效循环灌注压不足导致内环境紊乱所致。另外长时间使用止血带后肢体远端组织缺血缺氧,产生大量组胺类毒素,如突然撤除止血带时,短时间内引发循环血容量的重新分布;毒素吸收诱发休克,导致急性肾衰竭。

止血带休克预防措施:

(1)尽量缩短止血带使用时间;(2)放松止血带前充分补充血容量(3)应缓慢松开止血带,避免快速松开止血带。

止血带休克救治措施:

(1)快速补液扩容,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2)急性肾功能衰竭主要是由于肌肉缺血致细胞损伤、坏死以及肌红蛋白入血所致,临床按照急性肾功能衰竭救治措施进行救治。麻醉从来不是技师,打一针就走了,伴随着我们的,更多的是患者每一分每一秒规律而完整的心跳,看似不经意的瞬间,我们就已经捕捉到那一声偶发的室早。而一名优秀的麻醉医生,不是在患者出事以后挥斥方遒的把患者给抢救回来了,而是他高瞻远瞩,避免了多少灾难和事故。这都取决于,日常麻醉中的点点滴滴。最后,希望自己,也祝大家,往后的每一天,我们麻醉打工人,都是在进步。

本文参考资料:

《止血带的急诊应用专家共识》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9(06):-.江伟,仓静主编《骨科手术麻醉经典病例与超声解剖》-END-

声明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hjm.com//kcyfl/1488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