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身体问题..............................................................................4
.常见疾病之一:感冒篇............................................................4
()孩子感冒会出现的各种问题............................................4
(2)感冒防范实战经验............................................................9
(3)感冒护理误区实战经验....................................................
2.常见疾病之二:腹泻篇...........................................................4
()孩子腹泻会出现的各种问题............................................4
(2)腹泻防范实战经验............................................................9
(3)腹泻护理误区实战经验.....................................................20
第二章.心理问题.............................................................................22
.孩子易出现的各种心理异常...................................................22
2.单亲家庭孩子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27
3.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诱因........................................................30
第三章.习惯方式............................................................................32
.影响儿童习惯方式的各种问题................................................32
2.学园中的健康隐患....................................................................35
3.孩子饮食上的常见误区...........................................................36
第四章.让儿童健康的三大策略...................................................39
.儿童疾病大全的自我判断........................................................39
2.儿童最易忽视的健康因素........................................................40
3.儿童生活中的察言观色............................................................42
第五章.儿童生活中的察言观色......................................................44
第一章身体健康
一..常见疾病之一:感冒篇
()孩子感冒会出现的各种问题
.孩子为什么会发烧?
发热的主要原因在于感染,其中最常见的是呼吸道感染;还有肠炎、菌痢等消化道感染,手足口病、麻疹、水痘等传染病,以及寄生虫病等。其他如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病,和风湿热、川崎病等结缔组织病,也会引起小儿发热。
2.发烧是好事还是坏事?
发热是机体防御系统与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斗争的反应。体温在38℃—40℃时,包细胞吞噬功能最强,可以杀灭大部分细菌。中性粒细胞可制造更多过氧化离子和更具活性的干扰素。此时,细菌和病毒的复制会因此直接受到抑制。
3.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在发烧?
发烧,医学称发热,通常以小儿腋下体温来衡量。低热为37.4℃—38℃,中等度热是38℃—39℃,高热39℃—4℃,超高热超过4℃。一般肛温测出最高,口温次之,腋下温度最低,差异范围在0.3℃—0.5℃之间。
但孩子的体温,尤其是新生儿的体温,会受气温影响而波动。所以儿童体温略高于正常时,不仅要看温度本身的高低,还要密切观察,分析孩子的综合状态。如呼吸道是否有咳嗽、鼻塞等症状,消化道有没有拉肚子、腹痛、腹泻,泌尿系统有无尿急尿频尿痛,是否流鼻涕、打喷嚏、咽痛等。要结合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其精神好、活蹦乱跳,即使体温短时间升高,也不用担心,可以先观察一两天。
4.为什么孩子体温会反复,一早降温了,下午又烧起来了?
这和导致孩子发热的病原体有关。在儿科门诊中,80%—90%都源于病毒感染。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寄生在呼吸道上皮细胞,借助细胞来进行繁殖。繁殖到一定程度后,病毒就会把细胞破坏掉,一批病毒因此释放出来,或是感染周围的上皮细胞,或是往下呼吸道进军,甚至可能发展到肺里。机体为了“迎战”这些病毒,就会把体温调节上去。
病毒是一波波释放的,这也就导致了孩子体温会反复,明明早上退烧了,下午可能又会发烧。正常情况下,病毒进入人体三五天后,人体产生抗体,病毒趋于衰竭,体温就会逐渐正常。
此外,医院内也充斥着大量病毒,孩子在就医过程中,可能感染新的病毒。旧的病毒刚刚消停,新的病毒可能出来作祟,这也会造成孩子疾病反复。
5.孩子感冒发烧了,怎么办?
感冒发热一般需要3—5天,才能缓解。不建议一烧起来,医院。此时,家长应先在家采取几招简单的退烧法:
.多休息、多喝水、多排尿、多出汗;
2.物理降温,用37℃左右的温水擦拭孩子身体或洗澡;
3.少食多餐,保持大便通畅;
4.维持家中客气流通,室温以25—27度为宜;
5.衣着被褥要适宜,脱掉过多的衣物。
同时密切
3.户外活动
~2岁,每天活动~3小时。注意,幼儿园一般是每天活动2小时,因此周末孩子回家后,不要在家里待两天不出去,要补足户外活动时间。
4.饮水
一定要足量,特别是在幼儿园时要告诉孩子喝水。不过也不能喝过量,对肾不好。
5.幼儿园
初次送孩子上幼儿园前,要有一个月的适应期,不要突然把孩子送去,会导致其心情不好,抵抗力降低。
6.空气流通
注意保持空气流通,即使是冬天也要定时开窗通气,孩子较小,可把孩子转移到另一间密闭的屋子,原来所在屋子通气后,再关窗把孩子带过来,以免孩子着凉。
7.卫生
感冒也可能通过密切接触感染,因此妈妈一定不要留长指甲,要勤洗手、换衣。
8.饮食
小儿一定不要过量吃高蛋白食品,不然易上火。
(3)感冒护理误区实战经验.误区一:通过“捂热”出汗退热
常听一些家长说:“吃点药,捂一会,等汗出来就不烧了”,也还有一些家长觉得孩子发烧怕冷,因此要穿多点、盖多点,于是里三层、外三层地把孩子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只露出一个憋得红彤彤的小脸蛋,通过捂热出汗来退热的家长也不少,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
孩子在发烧的时候,末梢循环变得较差,手脚摸起来可能会有些凉凉的,但这并不是因为孩子穿得不够多。而且孩子在发烧的时候,包得严严实实反而会影响到机体的散热,使体温上升,甚至处于高热状态,在高热时末梢血管可代偿性扩张,使出汗增多,同时机体代谢亢进,耗氧量增加,加之宝宝长期在这种闷热的高热环境中,处于缺氧状态,长时间下来,极有可能会导致机体多器官、多系统受累。
科学做法:当孩子发烧时,把孩子的衣服略微解开,使其充分散热,并注意室内空气保持流动,但要注意宝宝手脚的保暖。
2.误区二:发烧不能洗澡或发烧用冷水擦浴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发烧了,不能洗澡,洗澡的话很容易着凉,还有一些家长则认为,孩子发烧的话,帮他用冷水擦浴一下,就可以帮助他降温了,其实这两种做法都是不正确的。
科学做法:发烧的孩子洗温水澡更有利于散热,如果洗澡不便的话,用温水擦浴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降温方法。用温水洗浴或擦浴后要迅速擦干全身,并换上干爽的衣服,以免着凉。
3.误区三:一发烧马上用退烧药
有些家长一见到孩子发烧,就马上给孩子服用各种退烧药,吃药后没有马上见效时,又立即换另一种退烧药。其实这也是不正确的。
科学做法:一般来说,孩子的体温在38.5℃以下,我们都是建议物理降温为主,超过38.5℃了才在物理降温的同时给予退烧药。目前市面上的退烧药品种繁多,家长在选用时,最好选用儿童剂型的退烧药,尤其是小婴儿,可以选用一些滴剂类的退烧药。在使用退烧药的过程中,家长也要需要注意了,如果服用了退烧药后孩子体温还是没有降下来,也不能马上再用一次退烧药或者更换其他退烧药,要间隔4-6个小时之后才能再服用退烧药;同时,也要注意多喝水,以利于降温。
4.误区四:孩子发高烧了也要等医生看了再处理
有些家长担心给孩子吃了退烧药后会影响医生对病情进行准确的判断,或者不知道该给孩子用什么药,于是,孩子都已经烧得小脸蛋通红了也还是不给孩子积极降温,非要等到见了医生不可,或者是孩子都已经发高烧了,在家不医院,在诊室外焦急地等候。
科学做法:如果孩子已经发烧到38.5℃以上了,就应该积极先给孩子降温,尤其是已经高烧的宝宝,如果长时间高烧不处理的话,容易造成孩子高热惊厥、晕厥等的发生。
2.常见疾病之二:腹泻篇
()孩子腹泻会出现的各种问题
.宝宝腹泻不止,父母要怎么办?
医院治疗外,喂养必须缩短喂奶量,减轻肠胃负担。
2.孩子腹泻“脱水”要如何补充水量?
小于2岁的患儿,每次补充口服液50ML~00ML,每天摄入量,大于ML。大于2岁者尽量多饮水,每天摄入量多于ML甚至更多。
3.腹泻的孩子易致肛门周围皮肤的损伤,如何防止?
尿布必须勤更换,更需用清水清洗屁股并吸干。
4.妈妈可以自行给宝宝吃药吗?
要注意小心用药,如果用药不当反而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从而加重腹泻。
5.婴儿腹泻最常见的原因是什么?
主要是由于喂养不当,饮食失调所致。如母乳不足或人工喂养儿,过早过多地以粥类与粉糊喂养小儿,碳水化合物过多能引起发酵产生消化紊乱。未按时添加辅助食品于断奶前突然增加食物改变食物成分,因不能适应而产生消化紊乱发生腹泻。也有由于不定时喂养,或由于食量过多过冷影响胃肠道消化功能,均可以引起腹泻。
秋季腹泻:每年0月份到次年2月份是轮状病毒腹泻发病高峰。轮状病毒在干燥、寒冷季节容易爆发。由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局部免疫力和肠道消化系统发育未完全成熟,容易感染轮状病毒而发生腹泻。
6.小儿腹泻的症状有哪些?
).轻型腹泻
主要是胃肠道症状,小儿每日大便次数多在0次以下,少数病例可达十几次,每次大便量不多,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有酸味,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和泡沫,可混有少量粘液。一般无发热或发热不高,伴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无明显的全身症状,精神尚好,无脱水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
2)重型腹泻
()胃肠道症状腹泻频繁,0—30次/日以上,水份多而粪质少,或混有粘液的稀水便多,同时可伴有腹胀和呕吐。
(2)脱水:一般分为三度:
轻度脱水:失水量约为体重的5%(50ml/kg)。精神稍差,皮肤干燥、弹性稍低、眼窝、前囟稍凹陷,哭时有泪,口腔粘膜稍干燥,尿量稍减少。
中度脱水:失水量约占体重的5%—0%以上(50—00ml/kg)。精神萎靡,皮肤干燥、弹性差,捏起皮肤皱褶展开缓慢,眼窝和前囟明显凹陷,哭时少泪,口腔粘膜干燥,四肢稍凉,尿量减少。
重度脱水:失水量约为体重的0%以上(00—20ml/kg)。精神极度萎靡,表情淡漠,昏睡或昏迷。皮肤明显干燥、弹性极差,捏起皮肤皱褶不易展平,眼窝和前囟深陷,眼睑不能闭合,哭时无泪,口腔粘膜极干燥。
(3)代谢性酸中毒:病儿呼吸深快,有苹果酸味,口唇樱桃红色或口周发绀,烦躁不安或精神萎靡、昏睡。血浆碳酸氢根离子降低,PH7.3。
(4)低血钙症:易出现在腹泻较久或有活动性佝偻病患儿,尤其易发生在输液和酸中毒纠正后,可发生喉痉挛、手足搐搦、惊厥,一般血清钙低于2mmol/l。
(5)低镁血症:当低血钙症状用钙剂治疗无效时,应考虑此症的可能,血镁常低于0.6mmol/l。
(6)低血钾症:患儿精神萎靡,哭声小,肌无力,腹胀、肠麻痹、尿潴留、心率减慢、心音低钝、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因心脏停搏,呼吸肌麻痹而死亡。血清钾低于3.5mmol/l,心电图可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7)低磷血症:重者血磷可低于0.5mmol/l,患儿可嗜睡、昏迷、软弱乏力、心肌收缩无力、呼吸变浅、溶血、糖尿等。
7.小儿腹泻的种类有哪些?
小儿腹泻一般有五种:
)生理性腹泻:
有的婴儿出生不久就出现黄绿色的稀便,大便次数也多,但精神很好,没有呕吐,食欲始终很好,随着年龄增长,在添加辅食后腹泻自然消失。有生理性腹泻的小儿,通常在摄取牛奶或鸡蛋等异体蛋白质后,甚至在受到日晒、风吹或衣服的磨擦后,易发生皮肤湿疹、体温升高等现象。
2)细菌性腹泻或痢疾:
是由细菌侵入肠胃道引起的腹泻;轻的常无发热或仅有低热,大便次数增加,混有脓血;重的可突发高热,面色苍白,抽搐,四肢发冷,脉搏摸不到,甚至昏迷不醒。因为发病很急,肠道的病变还未形成,病儿不但没有腹泻,有时还可便秘。此时的发热症状和脑膜炎、败血症很难区别。岁以内的婴儿患菌痢症状往往不典型,表现无热或低热,每天排3~5次水样大便,易误诊为消化不良。
3)病毒性腹泻:
多为轮状病毒所致,大多发生在每年的8~月,9月为发病高峰,又称“秋季腹泻”。常见于6~8个月龄的婴儿。秋季腹泻起病急,体温升高在38~40℃之间,同时有感冒症状,在发病当天就有腹泻。由于大便量多,常像水一样冲出来,因此患儿很快就出现眼眶凹陷、口唇干燥等脱水症状。患儿有严重口渴感和哭闹不安等现象。小儿腹泻的治疗一般没有什么特效药。治疗的重点就是给孩子补充液体,即水和电解质。
8.宝宝为什么会腹泻?
腹泻如同感冒发热一般,是一种常见病,尤其在秋末冬初季节发病比较频繁。由于婴幼儿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而且身体的抵抗力较差,很容易引起腹泻。
9.哪些情况会引起宝宝秋季腹泻?
传播途径主要有三个:
一是粪口途径,即经消化道传染;
二是密切接触传染;
三是呼吸传播;秋冬季节天气变化无常,病毒异常活跃,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由于抵抗力弱,容易被感染。其实,学龄儿童及成人也会感染轮状病毒,出现腹泻,只不过与婴幼儿相比,症状较轻,病程短一些。
0.孩子一出现“拉稀”,就算腹泻?
在临床上,每日大便三次以上,并且是稀便,不成形,含水量增多,含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或含有黏液脓血,即称之为腹泻,俗称“拉肚子”。
.秋季腹泻要服用抗生素吗?
秋季腹泻是由于轮状病毒引起的,所有没有必要口服抗生素。可以口服乳酶生,妈咪爱,或用青特令,思密达等等进行止泻。也可以用一些中成药,例如脾可欣,苍苓止泻口服液等等。
2.秋季腹泻可以在家里治疗吗?
孩子如果出现秋季腹泻,可以在家治疗,尤其以前得过类似疾病。但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一旦出现下列情况,要及时就医:
.腹泻次数多却不肯喝水或难以喂水;
2.口服补液后还频繁呕吐或腹泻;
3.孩子目光呆滞、呼吸急促、发热、眼窝凹陷、皮肤干燥。
4.孩子意识处于半模糊状态,四肢发冷、肤色改变。
5.孩子不能正常进食,出现口干、体重明显下降情况。
6.孩子大便带血或小便量减少。
(2)腹泻防范实战经验
.在家庭护理方面
腹泻的宝宝特别要注意护理宝宝的屁股。腹泻的小儿肛门周围皮肤会发红,严重者出现局部破溃、发炎。因此,对小婴儿要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屁股,以防尿道感染及臀炎。如果臀部已经发红,清洗后涂一些鞣酸软膏。
2.在饮食营养方面
宝宝得了腹泻病仍可以继续馀食,没必要完全禁食。母乳仍可以继续喂。吃牛奶的宝宝,6个月以下为/2-2/3稀释牛奶,2-3天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6个月以上可用习惯的平常饮食,如稠粥(最好是小米粥)、面条、蔬菜,鱼或肉末等,由少量开始。
(3)腹泻护理误区实战经验
.误区一:孩子腹泻即禁食
民间主张对急性腹泻采用禁食8~2小时,甚至24小时的饥饿疗法实际上是错误的。研究表明,即使急性腹泻时,患儿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也不会完全消失,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仍可达到正常的60%~90%。较长时间的饥饿不仅不利于患儿营养的维持,还会使其营养状况进一步恶化,并影响肠粘膜的修复、更新,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使免疫力下降,反复感染,最后导致“腹泻——营养不良——易致腹泻”的恶性循环中。
因此,对急性腹泻儿应继续喂食。母乳喂养儿可自由吃奶及喂水,人工喂养儿可先喂稀释牛奶(牛奶份加水2份)2~3天,以后逐渐增至全奶,半岁以上的患儿可选用米汤、稀饭或烂面条等,并给些新鲜水果汁或水果以补充钾,再加些熟植物油、蔬菜、肉末或鱼末等,但均需由少到多逐渐过渡到已经习惯的平常饮食。
2.误区二:拉肚子打吊针好得快
急性腹泻患儿的主要危险是脱水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据统计,小儿腹泻引起的脱水90%以上属于轻度和中度脱水,仅0%属于重度脱水,而静脉输液只适用于中重度脱水。其他症状滥输液不仅会增加患儿痛苦和家长的经济负担,有时还会发生输液反应引起病情恶化。
一般认为,对急性腹泻并发轻中度脱水的患儿,治疗首选高效又价廉的口服补液盐(简称ORS)进行口服补液疗法。孩子每腹泻一次,服ORS约50~00亳升,起到防治脱水的作用。在得不到标准ORS的情况下,用汤加盐溶液也可代替。具体配方是:米汤毫升+白糖0克+细盐.75克(一啤酒瓶盖的一半)+水毫升,煮2~3分钟按每公斤体重20~40毫升,4小时内服完,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
3.误区三:治腹泻要用消炎药
调查显示,近年来腹泻治疗中滥用抗菌药物现象较为普遍。而滥用抗菌药物会造成细菌耐药菌株不断增多,同时还可继发肠道菌群失调、霉菌性肠炎等,使腹泻病迁延或加重,事实上70%的急性水样便腹泻多为病毒或产毒素细菌引起,可以不用消炎药(即抗菌药物),只要做好液体疗法,选用微生态调节剂(如丽珠肠乐或培菲康等)和粘膜保护剂(如思密达等)即可治愈。只有大约30%患儿腹泻系由侵袭细菌如痢疾杆菌、侵袭性大肠肝菌、沙门氏菌等引起,需使用敏感抗菌药物。如用药48小时后病情无好转,可考虑更换一种抗菌药物。
4.误区四:服糖盐开水可防止脱水
在白开水中随意加糖、盐是不能起到防治脱水作用的。正确配制糖盐水的方法是:米汤毫升+白糖0克+细盐.75克(一啤酒瓶盖的一半)+水毫升,煮2~3分钟按每公斤体重20~40毫升,4小时内服完,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
赞赏
长按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就够了治疗白癜风出名医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hjm.com//kcyfl/11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