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运动是国民认可度比较高的一种锻炼方式,通过这项运动让人们能够增加运动量,锻炼人体内的骨骼和关节,从而达到健身减肥的效果。但在跑步带来诸多受益后,人们也发现跑步也让一些人带来了膝盖的损伤。
跑步真的伤膝盖吗?跑步时担心损伤膝盖应该怎么办?骨科医生表示:4点要注意,减少跑步可能带来的膝盖损伤。
01跑步姿势不正确导致膝盖受伤
在刚开始进行跑步锻炼的人群中,更容易出现膝盖损伤,因为他们很多时候会出现一些错误的跑步姿势,比如跑步时膝盖内旋,脊柱前凸或者保持弓背的姿势,产生跨步太大的姿势,这些姿势都可能影响膝盖更容易受伤。不想膝盖受伤,跑步姿势很重要。
正确的跑步姿势是身体微微前倾,头部正直,膝盖前屈,并且慢跑时保持全脚掌外侧着地,如果快跑那么应该是前脚掌外侧着地,从而更好地保证落地时重心稳定。双臂可以随着跑步的频率变化而增大幅度,更好保证平衡。
02跑步的运动量和跑步速度
对中老年人和体质比较差的人,一开始跑步锻炼就选择较快的频率和比较大的运动量,很可能让膝盖承受较大的压力,从而产生更多的膝盖损伤,比较合理的运动方式是,在刚开始跑步时先选择半小时,觉得自己能够完成这样的运动量,并且身体比较舒适的情况下,再酌情增加一定的运动量,以免给膝关节带来更高的损伤。
03跑步前后的热身和拉伸运动能缓解肌肉紧张,增加关节活动度
在跑步之前,很多人会觉得自己跑步比较慢,不需要进行热身运动。事实上就算是太极和瑜伽这样柔和的运动都需要一定的热身运动来缓解身体的肌肉紧张,放松身体的肌肉和关节,为跑步锻炼做出更好的准备。因此在跑步之前一定要进行5-10分钟的热身运动,包括下肢肌肉的拉伸运动,以及腰部肌肉的放松,踝关节、膝关节的放松,从而增加关节的活动度,减少可能产生的膝盖损伤。
此外在运动之后,很少还会有人重视拉伸运动,其实在运动过后也需要一定的拉伸运动,在高强度的跑步运动之后,人们需要慢慢地走一段路,从而缓慢的让身体得到休息,此外跑步后拉伸也能让运动后的肌肉放松下来,避免肌肉过于紧张导致肌肉酸痛等,对下一次的运动产生不好的影响。
04肥胖人群建议选择快走、游泳等方式减轻体重再跑步
虽然跑步适用人群比较广。但从身体损伤的角度上来看,肥胖人群是不建议进行跑步锻炼的,因为他们身体自重较大,在跑步锻炼的过程中会让膝盖承担过重的压力,也会导致更严重的膝盖磨损,出现膝关节损伤的风险更高。建议肥胖人群先选择快走、游泳等方式将体重适当减轻后,再进行跑步锻炼。
对于不同的人群,需要选择不同的锻炼方式来产生更好的健身效果。肥胖人群如果想要通过跑步来减肥,那么更需要比常人更全面的锻炼计划,从刚开始锻炼到慢慢地增加运动量都需要循序渐进,以免在跑步时产生更严重的膝盖损伤。
对于跑步热爱者来说,运动是为了更好的锻炼身体,而在跑步时担心膝盖损伤可以从上面这几个方面进行调整,保护膝盖减少可能产生的膝盖损伤。骨科医生提醒人们,跑步运动是为了锻炼身体,不注重跑步的姿势、运动量和跑步的速度,很可能就会在运动时对膝盖造成严重的磨损。
此外适度的跑步前热身活动和跑步后的拉伸运动也是为了让人体更快地适应跑步的节奏,从而减少跑步可能带来的膝盖损伤,也是为了让跑步带来最大的身体受益。对于跑步的适宜人群也是有一定的限制的。如果你体重肥胖,那么应该将体重适当减轻后再进行跑步锻炼,减少膝关节的负荷,也能避免损伤膝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