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切除是肺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然而,在手术根治肺癌的同时,病人的肺功能也往往会受到影响,同时手术破坏了胸壁切口周围正常的血管、神经和肌肉,可使部分病人在术后出现肩部僵硬,肌肉萎缩,上肢功能障碍。正确而科学地进行术后肺功能锻炼及患侧上肢功能锻炼,能帮助病人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锻炼的方法应该是循序渐进的:
(1)呼吸功能锻炼 麻醉清醒后,医务人员应给予病人呼吸指导:每隔2小时进行深呼吸10~20次,平卧位加强腹式呼吸,直到48~72小时后胸腔引流管拔除为止。指导呼吸有利于肺扩张,改善肺通气功能,提高肺的顺应性。同时建议病人第二天就开始进行吹气球功能锻炼,方法是:先深吸一口气,对着气球口慢慢吹,直到吹不动为止。需要强调的是,吹气球不在于吹得快,也不在于吹得多,只要尽量把气吹出就可以。一般每天吹5~6次,不要过于勉强,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量力而行。
(2)上肢功能锻炼
1)术后6小时全麻清醒后至胸腔闭式引流管拔除前,鼓励病人用患侧手握拳或握弹力橡胶圈,每2小时锻炼5~10分钟,每天锻炼3~4次。
2)术后引流管拔除至拆线前,协助病人同时进行患侧上肢的肩关节、肩胛骨、肘关节3个部位的功能锻炼。肩关节做上举、后伸、外展、内收、内旋、外旋等活动,肩胛骨做上升、内缩、外移、旋转等活动,肘关节做屈伸、旋转活动。每项活动做3~5分钟,每天做3~4次。每次锻炼的位置要与上次的位置持平甚至超出,不能低于上次的位置。
3)拆线至出院前继续进行肩关节、肩胛骨、肘关节的功能锻炼,并鼓励病人生活自理,如用患侧上肢穿衣服、吃饭等。
4)出院至术后2个月继续对患侧肩关节、肩胛骨、肘关节做进一步大范围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