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里
为濒死的婴儿做了一个直播
好多人为此潸然泪下
9个月大的婴儿小莱顿
在家意外吞下了一块塑料
医院抢救了几天
莱顿都没有好转
这时,莱顿的父母亚当和塞丽娜
做出了一个敏感而悲伤的决定……
事故发生前,莱顿吞下一块塑料
很快因窒息停止心跳
父亲亚当立刻叫了救护车
并对莱顿做心肺复苏
救护车来了
医生尽力恢复莱顿的心跳
但孩子一直处在昏迷中
多次尝试都没能唤醒他
之后,亚当和塞丽娜允许电视台
在医院内拍摄了孩子去世的过程
3天后
小莱顿在摄像机的拍摄下
离开了这个世界
为什么愿意参与拍摄
一个如此敏感的直播?
亚当和塞丽娜表示
他们想用这种方式纪念他们的孩子
也想以此唤起世界对婴儿健康的重视
“我们原本没打算直播孩子去世的过程
但在几天的治疗中
孩子一点也没有好转
莱顿存活下来的可能性很低
我们非常悲痛
并且决定做些什么
让人们注意这类意外事件。”
小莱顿的哥哥医院等待弟弟
图为库珀亲吻弟弟
这期令人悲伤的节目
以《医院》之名在电视上直播
引发大量网友落泪
他们在网上留言,为小莱顿哀悼
莱顿的父母说
“我们希望借此
让别的家长也意识到这种潜在的危险
如果这期节目可以拯救
哪怕仅仅一个婴儿的生命
那莱顿也就没有白白承受这些。”
我们再普及一下
窒息之后的一些急救知识:
3岁以下孩子瓜子、花生、葡萄、果冻等圆形物容易被小儿吸入引发窒息。父母在给他们食用时一定要交代清楚,同时婴儿则有可能在呕吐时呛入奶液、胃液。
误吸异物可致命,一旦发生大的气管误吸,家长要第一时间进行急救,医院,对于暂时不危及生命的疑似误吸,则应尽快送医。
医院的途中有可能因为路途颠簸使异物颠倒主气管造成窒息,因此医院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颠簸。如果孩子脸色青紫、喘不过气来,则可能是大气管阻塞,此时应马上想办法将气道异物排出,以挽救生命。
可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A
▲救护人可以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把孩子抱起来放在腿上,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B
▲如果上述操作异物没出来,把孩子翻过来,并使患儿骑在抢救者的大腿上,面朝前。抢救者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但要很轻柔。重复,直至异物排出。
成人将双臂分别从患者两腋下前伸并环抱患者。
左手握拳,右手从前方握住左手手腕,使左拳虎口贴在患者胸部下方,肚脐上方的上腹部中央,形成“合围”之势,然后突然用力收紧双臂,用左拳虎口向患者上腹部内上方猛烈施压,迫使其上腹部下陷,将异物从气管内冲出。
施压完毕后立即放松手臂,然后再重复操作,直到异物被排出。
老年人因其胸腹部组织的弹性及顺应性差,腹部冲击法容易导致损伤,应首先采用其他方法排除异物,在其他方法无效且患者情况紧急时才能使用该法。
明天是世界急救日
遇到中毒、触电、车祸等儿童意外伤害该咋办
医院专家教你儿童急救常识
案例1急性中毒4岁男童误服止泻药导致昏迷
8月25日傍晚,家人正在厨房忙着做饭,4岁的小波(化名)独自在客厅玩耍。小波发现茶几上有一瓶开盖的“糖片”,吃上去有点甜,一连吃了60多片。
晚饭后,奶奶发现小波小脸红红的,眼睛有点睁不开,以为孩子困了就把他抱到床上。谁知没过一会,小波嚷着不舒服,说是肚子疼得厉害,还呕吐。家人觉得孩子受凉了,就喂了些热水,希望能缓解不适。可是折腾了将近半个小时,小波越来越难受,先是浑身抽搐,接着陷入昏迷。此时,奶奶看到桌子上的止泻药复方苯乙哌啶有动过的痕迹。一家人赶紧拨打。。
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李卫华介绍说,复方苯乙哌啶是一种常用的止泻药,这种药在正常剂量下是比较安全的,是成人比较常用的药。一般来说,成人口服量为1~2片,1日3次,小儿2~6岁每次1/4~1/2片。“如果孩子服用了60多片,副作用会有口干、恶心、头痛、思睡、头晕等,严重时将引起呼吸抑制和昏迷。”
误服药物比例呈上升趋势
李卫华说,最近一个月已经遇到六七起孩子误服药的病例。有少数家长太过粗心,给孩子喂错剂量,导致药物过量。
就临床统计来看,误服中毒这一比例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儿童误服的药物种类涉及维生素D剂、退烧药、降糖药、降压药、止泻药、精神类药品、叶酸、黄体酮等十几种。
李卫华说:“一旦发现孩子可能误服药物,出现无精打采等反常行为,要马上检查大人用的药物是否被孩子动过,并掌握药名、误服的剂量和服药的时间。如果确定孩子误服了药物,应及时用清水催吐,医院救治,不要延误时间。”
他还说,除了口服药物要保管好外,一些日常用品也要妥善处置,包括电蚊香液、洗发剂、洗衣粉、洗面奶、洗衣液、洁厕灵、农药等。尤其不要把开封过的以上东西装在普通的玻璃瓶或饮料瓶中,以免孩子当成饮料吞入;过期和不用的药品和化学用品要及时扔掉。
案例2心跳骤停触电抢救后往往遗留大脑损伤
5岁的东东(化名)在家用铁钉往插头里捅,结果发生触电,当即昏迷。家人不懂抢救之法,只顾抱着孩子往附近诊所跑,诊所表示“治不了”,医院,然而经过长时间的心肺复苏,孩子终究没能抢救回来。
在李卫华看来,这就是典型的抢救失误,“时间被白白浪费掉了!”他指出,一旦心脏骤停,时间就是生命,要抓紧一切时间对患儿进行抢救,否则哪怕生命能挽回,也会留下后遗症。据介绍,一般情况下,心脏骤停15秒就会意识丧失。心脏停跳30秒就会呼吸停止;60秒瞳孔放大;4至5分钟出现脑损伤;10分钟以后就会导致不可逆转的脑损伤。所以,4分钟之内被称为心脏骤停急救的“黄金时间”。
实施心肺复苏记住这4步
1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儿仰卧在坚硬平面上,保持呼吸通畅,头侧位,解开衣服,清除口腔内分泌物和异物,防止误吸入呼吸道。2人工呼吸。观察患儿3-5秒,看有无呼吸,若无呼吸,即用口对口吹气1-2次。 3检查脉搏。触摸儿童颈动脉5-10秒,触摸婴儿股动脉或肱动脉5-10秒,判断是否有搏动。若有搏动无呼吸,应每4秒进行1次人工呼吸,每15次人工呼吸检查脉搏1次。直至患儿恢复呼吸或医护人员到场。如果没有脉搏,应立即开始胸外心脏按压。 4胸外心脏按压。手掌根平放在宝宝胸骨下1/3处,手臂伸直,两手指交叉按压胸部。压下胸壁约3-5厘米,新生宝宝约为2-3㎝。每按压胸壁30次,人工呼吸2次。当5次循环后,检查宝宝的脉搏及呼吸5秒。若仍无脉搏及呼吸,继续30次压胸2次吹气,每循环5次复检1次,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复苏。坚持心肺复苏,直到医护人员到来。
按压有效指标为触及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如果宝宝面色转红,瞳孔缩小,呻吟挣扎,则为成功的征兆。需要提醒的是,按压部位有所不同:新生儿按压胸骨体下1/3处,儿童按压胸骨下1/2处。
案例3车祸伤教会孩子及时呼救
据相关数据统计,儿童交通伤害是我国儿童意外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平均每天97名15岁以下儿童因道路交通事故而受伤甚至死亡。
发生交通意外后,如果有受伤,孩子应学会马上自己或呼救大人帮助打。家长如果怀疑孩子骨折,可就地取材,如木板、硬板纸之类,如固定四肢时,应露出指(趾)端,以随时观察血液循环情况,如发现苍白、发紫、发冷、麻木等表现,应立刻松开重新固定,以免造成肢体缺血、坏死。
家长切记无论什么骨折都不要活动骨折部位,也要告诉孩子不能乱动,否则可能造成严重的二次伤害,在医生没有诊断前不要给孩子按摩、热敷,怀疑脊柱骨折,不要搬动,待救护人员到后再进行搬动。
看到小莱顿天使般的笑容
太令人难过了
一定吸取教训,掌握急救知识,照顾好孩子
不再让悲剧发生!
都市晨报全媒体记者王任飞
编辑:Lily
徐州资讯全天候就在快哉APP
9.10教师节,给你喜爱的老师送祝福吧,全城火热晒祝福中!
“小别离”火了,徐州低龄留学是个啥情况?
“爱宠”去世,主人如何让它“善终”?徐州有宠物殡葬服务吗?
话说到这,更多新鲜热辣的徐州身边事已经一不小心放在“阅读原文”里了,想要获取一手资讯赶快去点击吧领导说了
您点一个
小编工资涨5毛!
赞赏
长按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在哪白癜风治疗医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hjm.com//kcyzl/11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