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性好动,在家或者在学校难免会意外受伤,擦伤、烫伤、手指夹伤、扭伤......之类的都有可能。

在遇到轻微创伤或等待急救过程中,父母一定要掌握相应的急救知识,采用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更好的将伤害降至最低。

给大家介绍一些生活中孩子最常发生意外伤害的实用急救小常识,关键时刻定能派上用场:

一、烫伤

记住烫伤五字口诀:“冲、脱、泡、盖、送”。

1冲

用清洁的流动冷水冲洗30分钟左右,水流不易过急,且勿使用牙膏等涂抹。研究数据表明,  持续半小时以上的冷水冲洗,可以显著降低皮肤的进一步损伤。

2脱

在冷水中将覆盖伤口表面的衣物小心去除。

3泡

在冷水中浸泡10~30分钟,可缓解疼痛,散发热量(需注意观察宝宝体温)。

4盖

以上处理后,用洁净的纱布或毛巾覆盖伤口并固定(敷料不易过厚)。

5送

医院进行治疗。

二、夹伤

手指被夹伤的正确做法——冰敷:可以防止组织损伤,减少肿胀和疼痛。

操作说明:

使用冰袋或把冰块装在一个塑料袋里,用毛巾包住(不要用冰块直接皮肤),敷在手指上,局部冰敷20分钟左右,头三个小时,每小时一次。尽可能经常抬高手至高于心脏的水平面,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躺下时可在手下垫一个枕头或卷起的毯子。

以下情况请及时就医

1.手指出血;

2.指甲下出血或指甲断裂;

3.受伤处疼痛、肿胀,而且情况越来越严重;

4.手指变苍白或青紫,摸上去感觉变冷,手指感觉减退;

5.对自己的情况有担忧或疑虑。

三、割伤

假如伤口很浅、出血不多,可自行处理。

1.清洁伤口:用清水把伤口周围冲洗干净,并用碘伏或酒精消毒;

2.包扎:小伤口可以贴创可贴,大伤口要用干净的纱布,待伤口结痂;

3.及时换药:创口贴、纱布如粘在伤口上,可用生理盐水沾湿,轻轻揭下;

4.止痛:必要时可考虑口服止痛药。

以下情况请及时就医

1.伤口很深或在关节处,血流不止;

2.动物抓咬、表面很脏的锋利器具等造成的伤口;

3.伤口不清洁,有异物,无法把伤口处的脏东西清理干净;

4.从没注射过破伤风疫苗,或者距离上次注射已经十年以上(如表浅伤口不再注射,如较深伤口仍需注射);

5.伤口长时间不愈合或者出现了红肿、化脓或持续疼痛的症状;

6.医院之前,可以自行初步处理伤口——清水冲洗,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等按压止血。

四、擦伤

1.先止血:洗净双手,用消毒纱巾紧按伤口5~15分钟;

2.清洗伤口: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

3.上药:使用棉签碘伏进行消毒处理,贴上透气创可贴(大孩子轻微擦伤则可不需贴),如果伤口稍有红肿,怀疑会感染,可在伤口涂抹红素软膏或莫匹罗星软膏;

以下情况请及时就医

1.出血严重,按压无法止血;

2.擦伤的伤口较深或伤口处露出脂肪,肌肉;

3.伤口处的污物无法去除;

4.伤口长时间不愈合或者出现红肿疼痛。

五、脚踝扭伤

1.停止走动,防止加重损伤;

2.冰(冷)敷扭伤的地方,减轻因扭伤导致的炎症肿胀,同时也能减轻疼痛;

3.到医院就诊,排除骨折等可能;

以下情况请及时就医

1.完全不能动,一动就特别痛,肿胀特别明显;

2.冰敷,休息后疼痛无好转;

3.受伤部位变成紫青色,麻木没有知觉或是有刺痛感。

4.弹性绷带包扎。可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弹性绷带对扭伤部位进行包扎,固定,减轻肿胀;

5.尽量抬高受伤部位。确认无骨折等严重情况后,在孩子休息睡觉时,可以在脚下垫个枕头来抬高受伤的脚踝,减轻充血状态,缓解肿胀。

六、鼻腔异物

1.不要用鼻子吸气,以防异物向鼻腔深处甚至气管移动;

2.对于大孩子,可以堵住无异物的一侧鼻孔,然后让孩子擤鼻涕,把异物吹出;如果宝宝小,应寻求医生的帮助;

以下情况请及时就医:

1.异物不规则或尖锐;

2.异物存在时间较长,鼻腔出现了流脓或臭鼻涕;

3.孩子出现呼吸困难。

七、呛咳噎到

孩子呛到无法呼吸时,应先拨打急救电话,讲明病情状况,配合急救医生进行急救。

海姆立克急救法

1一岁以上的孩子

施救者跪在孩子身后,从背后抱住孩子腹部,双臂围环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内按压孩子的腹部,另一手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用力向上挤压,反复进行,直至阻塞物吐出。

让孩子平躺在地上,双手五指并拢叠放,掌根放在腰腹部,迅速用力挤压,直至异物吐出或者救护车到达。

2一岁以下的孩子

请先拨打急救电话,按照急救医生的指导进行。

先拍背五次:家长或施救者坐在椅子上,使婴儿爬在腿上,面朝地面,一只手支撑头颈部、胸部,另一只适度手拍或按压背部。(拍背五次后,如果异物没有被排出,则继续下面的动作。)

按压胸部五次:让婴儿仰卧,用一只手稳住婴儿的头颈部,另一只手的两个手指快速挤压胸部五次,挤压深度应为胸壁的1/3~1/2。(若异物未排出,请持续重复直至救援到达。)

PS:此急救方法不适用于孩子呛到后,仍在大声咳嗽或哭闹的阶段

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当孩子叫不醒时,应立刻进行心肺复苏。

欢迎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hjm.com//kcyzl/1291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