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父亲患病家境贫困学费难筹三亚女学生盼圆大学梦

今年高考,市实验中学学生桂晓玲以分的成绩顺利被湖南理工学院录取,这件本该让人开心兴奋的事,却因家庭贫困无法筹集学费而让他们一家苦恼不已。面对高额的学费和贫穷的家境,母亲凌亚英的眼圈红了,“我干了一辈子清洁工,只要我还干得动,就一定要供女儿念完大学。”

母亲打工支撑全家

29日,记者来到新建社区港务局二区,杂乱的小巷子因雨水变得坑坑洼洼,桂晓玲的家便在巷子尽头。房子的光线很不好,即便是大白天,如果不开灯眼前一片漆黑,而自年开始他们就一直住在这里。

记者现场看到,这个约40多平方米的房子打扫得很干净,家中布置简单,两卧一厅,两张床、一张书桌、一个旧电视和一个落地电扇就是全部家具。“这些家具都是好心的邻居、亲戚送的。”凌亚英很珍惜它们,平时总是反复擦拭。

父亲桂仁奇是三亚港务局的下岗职工,曾是一名装卸工人。在桂晓玲6岁时,他被检查出肝炎、肝硬化、肝腹水等疾病,无法从事繁重劳动,这让清贫的家庭变得更加贫困,全家只能依靠凌亚英兼职两份清洁工维持生活。

“10多年来,爸爸的病情一直靠吃药维持,也干不了重活,而药费花销是家里很大一笔支出。年初,父亲又病发住院,几个月下来,前前后后花费一万多元,几乎是倾家荡产。“父亲病倒期间是家里最艰难的时候,”桂晓玲说,母亲不仅要赚钱养家,还要照顾病重的父亲,而即便如此,她从没让我耽误一天的课程。

生活节俭勤奋好学

让夫妻俩欣慰的是,桂晓玲不仅懂事听话,而且从小学起考试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桂晓玲告诉记者,今年她的高考分数是市实验中学高三(3)班第一名。

为了节省住校的钱,念书期间桂晓玲一直都是走读生,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7点前赶到教室,晚上回家后继续看书,几乎每天都在凌晨一两点后才睡觉。

“只要你能考上,不管家里怎么困难,就算砸锅卖铁也会送你去上学的。”桂晓玲说,父母都是性格内向、情感内敛的人,他们的每次鼓励都让她动容。

多年来,桂晓玲几乎从来没有新衣服穿,她的衣服和鞋子都是表姐送的,此外善良的表姐还送给她一个旧手机,方便跟家里联系。“但我很少打电话,因为花费太贵。”桂晓玲说。“平时妈妈会给早餐钱,但我都是尽量节省下来,用来买课外练习册和文具。”同学们相约出去玩,她也总以各种理由推掉,把所有时间用在学习上。

为攒学费四处找兼职

7月26日,当桂晓玲得知自己被湖南理工大学录取,全家都很开心,同时不禁犯愁,大学考上了,可是学费到哪里去筹呢?“爸妈虽然不说什么,但我能感觉出他们心里的焦急,”桂晓玲说,她已将向三亚团市委申请助学贷款,而在外地生活费和来年的学费又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高考结束后,桂晓玲经亲戚介绍,在家的附近奶茶店找到一份工作,“工作虽然辛苦,但能锻炼人的意志,觉得十分充实。”后因填报志愿耽误几天而失去了这份工作,如今,桂晓玲现在还在四处找兼职,“暑假兼职不好找,要是能再多干点,上大学后几个月的伙食费就有着落了”。

虽然家庭贫困,但桂晓玲依旧阳光自信,她现在最期待的就是社会上的爱心人士能伸出大爱之手,帮她圆大学梦。有资助意向的爱心人士和企业,可联系凌亚英,。同时,如果您的身边也有贫困学子盼圆大学梦的,可拨打本报。来源:三亚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hjm.com//kcyzl/1578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