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溺急救专家共识
——解读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年12月第25卷第12期
主讲:医院急诊科梁青
前言
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每年约有人死于淹溺,意味着每天每小时有40人因淹溺而丧失性命。2.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人因淹溺死亡,而在青少年意外伤害致死的事故中,淹溺事故则成为头号杀手。3.临床证明,第一目击者和专业急救人员迅速而有效的抢救可以改变预后。淹溺生存链
预防、识别、提供漂浮物、脱离水面、现场急救
第一目击者救援1.淹溺时,第一目击者在早期营救和复苏中发挥关键作用但第一目击者也常常在尝试营救中受伤或死亡,特别是冲浪、急流以及水塘、海边等自然水域。2.非专业救生人员尽量不要实施下水营救。告诉淹溺者尝试抓住从岸边递过去的救援物(如木棍或衣服)。如果淹溺者离岸较远,可抛掷绳索或供漂浮的物品。3.如果不得不下水营救,应借助于专用的浮力救援设备或船接近淹溺者。两人一同下水施救比单人施救更安全。4.由于人手的握力有限,多人手拉手下水救援常因脱手导致施救者溺毙的发生。5.切勿跳水时将头扎进水里去救人,因为这样一来施救者可能失去与淹溺者保持视觉接触,并且有可能增加脊柱损伤的风险。推荐意见5
现场营救应尽一切可能。一旦将患者救出,除非有明显的不可逆死亡证据(尸僵、腐烂、断头、尸斑等),均应立即复苏,并在能够保持按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转送到急诊室进一步治疗。推荐意见6
除非是浅水跳水、使用水滑道、滑水运动、风筝冲浪、赛舟等高风险情况,否则无需实施脊柱防范措施。不建议救生员在水中常规固定颈椎,应立即将淹溺者移离水中,特别是在淹溺者无脉搏、无呼吸时。
推荐意见7一旦将患者救上岸,应在不影响心肺复苏的前提下,尽可能去除湿衣服,擦干身体,防止患者出现体温过低(低于32℃)。推荐意见8
对于呼吸停止者,尽早开始人工呼吸可增加复苏成功率。专业救生人员可在漂浮救援设施的支持下实施水中通气。不建议非专业救生人员在水中为淹溺者进行人工呼吸。
岸边基础生命支持—开放气道
淹溺患者的核心病理是缺氧,尽早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优先于胸外按压。大多数淹溺患者吸入的水分并不多,而且很快会进入到血液循环,没有必要清除气道中的水。有些患者由于发生了喉痉挛或呼吸暂停,气道内并没有吸入水分。用吸引以外的任何去除气道内水分的方法(如海姆立克氏手法)是没有必要的,并可能存在潜在危险,如胃内容物返流造成气道异物窒息。再好的人,再好的事,总会从你身边掠走。
推荐意见9基础生命支持应遵循ABCD顺序,即开放气道、人工通气、胸外按压、早期除颤。上岸后立即清理患者口鼻的泥沙和水草,用常规手法开放气道。不应为患者实施各种方法的控水措施,包括倒置躯体或海姆立克氏手法。开放气道后应尽快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推荐意见10应将患者置于平卧位,头高足低位会降低脑血流灌注,头低足高位则会导致颅内压增高。如患者存在自主有效呼吸,应置于稳定的侧卧位(恢复体位),口部朝下,以免发生气道窒息。岸边基础生命支持—人工通气
临床循证研究证明,将最初的2次人工呼吸增加到5次人工呼吸,可以在第一时间为患者提供充足的氧合。欧洲复苏协会推荐首次给予5次人工呼吸,美国心脏协会和国际复苏指南仍为2次人工呼吸。推荐意见.淹溺患者上岸后应首先开放气道,口鼻内的泥沙水草要及时清理。用5~10s观察胸腹部是否有呼吸起伏,如没有呼吸或仅有濒死呼吸应尽快给予2~5次人工通气,每次吹气1s,确保能看到胸廓有效的起伏运动。有时由于肺的顺应性降低以及高的气道阻力,通常需要更长的时间通气。2.但通气压力越高则可能会造成胃的膨胀,增加返流,并降低心输出量,建议训练有素者可实施环状软骨压迫以降低胃胀气并增强通气效力,不推荐未接受培训的人员常规使用此方法。在人工通气时,患者口鼻可涌出大量泡沫状物质,此时无需浪费时间去擦抹,应抓紧时间进行复苏。岸边基础生命支持—胸外按压
1.如果淹溺者对初次通气无反应,接下来应置其于硬平面上开始胸外按压,在水中按压通常由于深度不够而无效。按压与通气比遵循30∶2。
2.由于大多数淹溺者是在持续缺氧后导致心脏骤停的,因此实施单纯胸外按压的CPR(只按压不通气)并不能达到复苏目的,应予以避免。3.如果现场施救人员充足,尽量避免由水中施救人员进行复苏,因为他们很可能已经非常疲劳,让他们再做心肺复苏则质量会大打折扣。
推荐意见12不建议在水中实施胸外按压,不建议实施不做通气的单纯胸外按压。注意提高胸外按压的质量,如有可能,尽量让体力充沛的人员实施胸外按压。年国际复苏指南推荐成人按压深度5~6cm,但需警惕目前没有中国人合理按压深度的可信数据,在初始按压时要根据胸骨弹性调节到胸壁可完全回弹的最大可接受深度,避免肋骨骨折。推荐意见13根据国际复苏指南建议,在一些特殊转运情况下的转运过程中,如海滩、山地、绞车悬吊等,推荐使用自动体外按压设备进行移动中的复苏。岸边基础生命支持—早期除颤
研究显示淹溺患者上岸后心搏骤停的心律大多数是心室静止。但是一旦出现可电击心律,AED仍然可以迅速逆转病情。再好的人,再好的事,总会从你身边掠走。
推荐意见14在CPR开始后尽快使用AED。将患者胸壁擦干,连上AED电极片,打开AED,按照AED提示进行电击。如果患者在水中,使用AED时应将患者脱离水源。但当患者躺在雪中或冰上时仍可以常规使用AED。
基础生命支持流程:
①判断意识,如果没有;②呼叫援助并启动EMS;③判断呼吸、脉搏(仅限专业人员);④开放气道;⑤给予2~5次人工呼吸(如有可能连接氧气);⑥开始30:2的心肺复苏;⑦尽快连接AED依照提示操作。
终止复苏
被水淹没的时间与死亡概率直接相关。
5min死亡率为10%,10min为56%,25min为88%,
25min接近%死亡率。但是也有个别报道证明长时间淹没于冰水或温水中被成功复苏。
推荐意见21
1.推荐对所有淹溺患者实施尽可能的医疗救治行为。2.不做复苏应有如尸斑、腐烂、断头、尸僵等明确不可逆的依据。3.在持续高级生命支持条件下30min内未出现任何生命迹象可考虑终止复苏。4.医疗人员亦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延长复苏时间。5.不建议进行没有意义的过度救治。往期精彩回顾?7月6日,一个值得保定市农工党党员铭记的日子
?医院支委会召开学习贯彻落实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会议
?全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史教育基地(21处)大全
?农工党保定市委专职副主委赵涛参加农工党年河北省党务工作会议视频会议
?农工党保定市机关支委会换届暨机关总支成立会议召开
让我知道你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