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神经外科成功为一名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实施有创颅内压监测术。该技术为本市首例。患者苏xx,男,15岁,以“头、胸部外伤,意识不清1小时”为代诉入院,入院查体:神志不清,烦躁不安,GCS评:8分(E2V2M4),查体不合作,头面部肿胀明显,范围前额至后枕部及双侧颞部,可触及波动感,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光反迟钝,四肢无畸形,自主活动,四肢肌张力不高,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入院诊断:1、急性重度开放型颅脑损伤1)脑挫裂伤2)蛛网膜下腔出血3)颅内积气4)顶骨凹陷、粉碎性骨折5)左侧颞骨骨折6)颅底骨折7)头皮挫伤8)头皮巨大血肿2、闭合型胸部损伤1)双肺挫伤2)左侧2-4肋骨骨折3)左侧胸腔少量积气4)双侧胸腔积液5)胸壁挫伤。入院后给予书面告病危,给予密观病情变化、补液、止血、脱水、镇静、镇痛、营养脑细胞等支持对症治疗,不排除需急诊行开颅手术。考虑患者年龄小,当班二线田晓军主治医师立即上报科主任郑文平,经讨论后拟给予行有创颅内压探头置入术,可根据监测数值指导用药及手术决策。该手术由郑文平主任、孙晓军副主任、田晓军主治医师、李慧敏主治医师、王丹主治医师组成的医疗团队成功实施。
术中操作术后监测ICP经5天持续颅内压监测、体位改变及脱水药物的剂量调整,患者颅内压波动在14-25mmhg,成功渡过了水肿高峰期。目前患者病情平稳,神志清楚,已转入普通病房。
颅内压监护仪急性颅脑损伤时监测的意义1.诊断和评估。伤后早期内很快出现ICP上升,应怀疑颅内血肿形成;伤后早期ICP正常,之后出现ICP上升,或血肿清除后仍增高,应警惕迟发性血肿的可能:当ICP值接近平均动脉压,而且波形失去波动,如持续5min以上,即可诊断为脑死亡。
2.可指导临床用药。对应用颅内压监护有ICP增高,检查CT发现有颅内血肿者,采取合理及时的治疗措施,调整脱水剂使用剂量或急诊开颅手术。
3.判断预后。脑外伤患者经治疗后,ICP持续增高且频繁出现异常波形时,死亡率和病残率明显增高。
END
来源:神经外科
编辑:晋寒宇
审核:赵亚军
点击在看不迷路,我带大家上高速
医院院训:
严谨博学厚德勤勉
服务宗旨:
患者至上质量第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