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高温预警连续生效。

要是坐在餐馆的空调房里,

大啖小龙虾+豪饮冰啤酒,

何等畅快!慢着,

小心横纹肌溶解症找上身!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记者医院获悉,该院7月29日~7月31日,3天之内连续收治2例横纹肌溶解症,严重者已经出现“酱油尿”。尽管国内外都未有食用小龙虾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直接证据,但2人发病前均有食用小龙虾的情况。

病例1:小龙虾当夜宵半夜小伙子痛醒了

“医院看病,抽了血,还没等到检查结果,整个人就走不动了。”23岁小伙子、广州市海珠区赤岗居民阿文(化名)回想发病,只觉得“挺可怕”,心有余悸。

7月28日晚,阿文与朋友相约聚会,两人碰头后一看,周边大排档都在“热推”“主打”小龙虾,于是挑了一间,坐下来,要了1公斤小龙虾几瓶啤酒。阿文自我感觉“吃得多一点,粗略估计六成多是我吃的”,还喝了2瓶啤酒。两人吃完已是晚上10点多,就各自回家了。

小龙虾(资料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维宣摄

回到家的阿文,如常洗漱,上床睡觉,“没想到半夜竟然给痛醒了,整个背都好痛,当时就怀疑是不是吃小龙虾引起的问题,还用手机查了一下。”阿文说。可查证后,阿文对照感觉没那么严重,又想着次日要上班,“也许睡一觉就没事了”,就强迫自己睡了。

没想到,7月29日一早,阿文起床,发现背痛问题不见改善,反而越来越痛,这才急忙到附近的省二医就诊。

据医学检查结果,阿文的肌酸激酶指数超过u/L(正常的为26~),肌红蛋白指数u/L(正常为0~),远远高于正常值,而这两个指标是确诊横纹肌溶解症的重要依据。

病例2:贪嘴惹祸女子中招已现“酱油尿”

7月30日晚,广州海珠区居民33岁的王小姐是日前第二例省二医急诊收治的横纹肌溶解症患者。与阿文一样,发现不对劲,王小姐也马上怀疑“吃小龙虾,吃出问题”,也同样意料不到后果如此严重。

王小姐说,当晚她吃了大约1公斤小龙虾,晚饭时分吃的,当晚7时许吃完,到深夜12点多开始觉得全身酸痛,然后整晚难受得几乎没睡。

7月31日到省二医急诊看病时,王小姐比阿文状况严重得多,已经开始出现“酱油尿”。一检查发现,两项指标同样指向横纹肌溶解症:肌酸激酶指数超过u/L(正常的为26~),肌红蛋白指数u/L(正常为0~)。

“太丢人了!”王小姐躺在病床上,被折磨得有气无力,责怪自己“贪嘴惹祸”。

“肌溶”一般不夺命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横纹肌溶解症:

是指骨骼肌急性破坏和溶解,释放大量肌红蛋白、磷酸肌酸激酶等肌细胞内容物,进入外周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突发的肌肉疼痛、肌无力、尿呈酱油色。它最大的危害是,如果释放入血的肌红蛋白堵塞肾小管,可能导致急性肾衰竭。

“酱油尿”意味着肾功能开始出现损伤,王小姐需要针对肾脏的解毒治疗,对症治疗血尿、尿蛋白、尿糖等问题,控制肌肉的进一步溶解,进而降低肌酸激酶值,同时改善肾功、肝功,直到肌酸激酶、肾功能、肝功能都恢复到正常水平,才可出院。阿文病情轻一些,预计8月2日可出院。

省二医肾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吴锡信指出,一般轻度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只需大量饮水或输液,必要时服用小苏打等碱性药物,通过加速排尿、卧床休息,可得到有效缓解,“但普通人很难判断这个程度”,他建议,有异常还是尽快就医处理。

省二医急诊科曾毓副主任医师进一步解释,横纹肌溶解症发病率较低,近几年每年接到的病例都是个位数,对症治疗一般都没事,很少危及生命,“不用过于恐慌”。

小龙虾替肌溶解背锅?目前没有直接证据

近几年,每年都有因为食用小龙虾后出现横纹肌溶解症的案例见诸报道,引发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hjm.com//kcyjg/146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