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快速解毒法、糖水、香气……
春夏天是疏通肝胆的最佳时节!在春夏疏通肝胆经,就像惊蛰一到,要犁地松土一样自然,把板结的土壤疏松疏松,才好吸收水份,输送营养,孕育种子和小苗。
、
养生仪
疏通肝胆经络,虚胖酸痛
给身体疏通疏通,调理气机,才有可能水土合德,气血才不会那么容易瘀滞,顺利到它该去的地方去。而且,每个人都需要啊,不分体质。
编辑在此整理了一些比较容易做到的疏通肝胆经的经络快速解毒法、以及解肝毒如何利用经络、调动经络的作用达到疏通肝经,调肝胆、养肝效果?相当于给身体犁地。
上午敲胆经,升阳气:春夏天阳气生发,靠的就是胆经,胆主生阳。容易上午工作状态不好的人,最适合上午敲胆经提振阳气。
肝胆经络淤塞的自我观察、诊断从经络线路观察掐按脚上的太冲穴,轻微酸痛属正常。此穴为肝火疏泄之端口,很痛,刺痛,没感觉都说明有淤堵,可断为肝火旺或肝气郁结。
对照经络图,偏头痛,头胀的部位正是胆经和三焦经所过之处,胆经和手臂上的三焦经都是肝火宣泄的通路,可断为肝气郁结导致胆经,三焦经不通畅,不通则痛。
对照经络图,两肋正是胆经所过之处,两肋隐隐作痛,或者胀痛都说明肝气郁结,胆经不畅。
腿部侧面,外脚面的疼痛,麻痹等。此为胆经所过之处,不适感觉多与胆经淤塞有关。
眉毛,眼睛外侧容易长斑,长疙瘩、红点或黑痣。比如黄褐斑,蝴蝶斑,老人斑等。对照经络图,此处正是胆经,三焦经所过之处,这说明两经血气流动不畅,微循环差,以致产生沉淀,形成斑点;或血液中浊物渗出皮肤,引发炎症,成为红疙瘩。
肝胆其他表现(1)眩晕症。较轻微的包括晕车,晕船,坐旋转木马容易呕吐,头重脚轻,容易跌倒等,都可能跟肝火旺,血气上逆冲头,滞留不下,造成厥逆有关。“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2)口苦。身体里最苦的就是胆汁,中医认为,口苦常常是胆汁外溢造成的,胆汁外溢的原因通常是肝气郁结,导致胆经淤塞。
(3)眼睛红,血丝多。肝火旺的结果。熬夜者需要透支肝火来维持精力,导致肝火旺。肝开窍于目,所以熬夜后眼睛血丝多。酒伤肝是因为酒性大热,造成大量血液向头面体表奔流,肝血因此也被透支,肝火亢旺,所以酒醉者常常面红,眼睛红。如果既没饮酒,也没熬夜,眼睛还是常常血丝多,说明就是肝火过旺的体质。
(4)爱眨巴眼睛,眼睛比较浑浊,眼睛发胀,发涩,有外突感。肝开窍与目,说明肝胆功能不太好。发怒就会肝火旺,怒目圆睁,如果您不发怒也总感到眼睛发胀,发涩,有外突感,说明是肝火旺的体质。
(5)易怒,烦躁,常常有无名火,会因为一件小事就大发脾气。《黄帝内经》说:(肝)在志为怒。肝火旺的人就容易发怒。如果常常怒火中烧,又不能发作,压抑在胸,就会导致肝气郁结。
(6)指甲粗糙或有灰指甲。手上的筋总是鼓出来的,青筋暴流或虽不突出,但颜色很青。这在中医叫“爪甲不滑”。“肝之华在爪(黄帝内经)”,意思是说肝胆功能强健,手和指甲都长得好,平顺而有光泽。反之,则肝胆状况不好。肝色青,青筋暴流或青筋虽不突出,但颜色很青为肝火旺。
(7)身体不再灵活,关节屈伸不自如,偶然扭伤会觉得很痛,且恢复的慢。容易抽筋,痉挛。《黄帝内经》言:(肝)其充在筋,肝主筋。肝胆的状况很不好时,会出现“(筋)緛短为拘,弛长为痿”的现象,也就是筋抽在一起了,身体僵直(如强直性脊柱炎等),或者筋萎废不用,手脚瘫软,好像不听使唤。
肝胆经能疏肝之气郁每天早上起来,双手沿着裤线位置来回敲,哪里痛,哪里就是淤积所在,重点敲,一定要敲到没有疼痛点为止。
每天用空心拳头,敲打胆经,敲10分钟,敲到发热,能促进排淤散滞。
以我的经验,风市穴会特别特别地疼,敲起来千万不要手软。长久没通胆经的人,敲完之后会觉得特别痒,那是气血在奋力冲破淤阻呢。
肩膀酸疼、乳房及两肋涨疼、臀部及大腿外侧疼等多是肝经瘀堵造成的,肝胆相表里,肝经排散气滞依靠胆经通道,所以反映到身体的症状大都在胆经沿线。
睡前推肝经,排肝毒肝经和胆经恰恰相反,它在大腿的正内侧,也就是内裤线的位置。
每天睡觉之前把双腿弯曲打开,先从左腿开始,双手相叠按在大腿的根部,稍用力向前推到膝盖。
我喜欢用刮痧板来刮肝经,大腿内侧的脾经、肝经一起刮,感觉渗透性好很多。
尤其是血海的位置,女生要特别留意多刮几下,对血瘀血虚,春天肝火旺、肝血虚引起的眼睛干涩、酸胀……调节很好。
睡前看剧时,先左后右,反复推上50遍,就可以畅通肝经、疏调肝气,使肝胆在睡眠中充分排毒、养血。
睡不着,or生大气时,快速解毒法。每天按一按:排肝毒,消火气!
春夏肝火旺,生小气时,两肋涨疼,这是由肝入胆;真正生大气时,都是胸口痛,这是由肝入心包经;心包经的募穴——膻中穴就会堵得疼。
心包经能舒肝之血郁。一生大气,就要在心包经上疏通了。
春夏天多按摩心包经,清肝火,去血郁,还能使心包经相火得归,即阳入于阴,温暖之肾水自能得升输布全身温煦,人就容易入眠了。
肝火的形成肝火实火之一种,是指肝亢的病理现象。由肝失疏泄,气郁化火或肝热素盛所致,与情志激动过度也有一定关系。
临床多见目赤、易怒、头痛、胁痛、口苦、吐血、咯血、脉弦数等证。肝火旺盛主要由生活不规律、心情积郁导致。道医有“肝主目”的说法,因此肝火旺盛常常表现为一些眼部症状,如:视物模糊、眼部分泌物多、眼红、眼干、耳鸣等。
中医理论中“火”是外邪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之一,由于外界气候变化,引起人体的“邪气”。火气大时,会让口干舌燥,口臭、长青春痘、牙龈浮肿疼痛、皮肤瘙痒、便秘、痔疮出血等症状。
养肝第一大穴!说到肝火,说到生气,就不得不提到太冲这个奇妙的穴位。有人把“太冲穴”比作人体的出气筒,因为它是肝经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经的火穴,能够把肝气肝火消散掉。所以通过按揉“太冲穴”,可以把人体郁结的气最大限度地冲出去。
也就是说,肝脏所表现的个性和功能都可以从太冲穴找到形质。
吃什么可以泻肝火1菊杞茶菊花和枸杞子均为药食同源的中药材,菊花性寒,枸杞温补,正好互补。中医常用这两种药材为基础配以其他药材组方调治祛肝火,其中组方比较经典的如陈.志谦菊杞茶,配以桑叶等药食同源中药材,无副作用,可做茶泡饮。
2海带绿豆汤海带是化痰、消炎、平喘、排毒、通便的理想食物。这是因为海带性寒,其含有的碘被人体吸收后,促进有害物质、病变物和炎症渗出物的排除,同时海带含有一种叫硫酸多糖,能吸收血管中的胆固醇,并排出体外。
此外,海带中的碘还可以促使卵巢滤泡黄体化,从而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使内分泌失调得到调整。
3决明子茶决明子性微寒,泡出的茶有淡淡的青草香,味道较苦,对于肝火大的人,是个降火的良方,主要清热、疏通肝气。把单味炒决明子,直接泡茶饮用,直至茶水无色。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决明子富含大黄酚、大黄素、决明素等成分,具有降压、抗菌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4荸荠汁秋冬季因为上火导致咽喉肿痛、淋巴发炎的人多了起来。这虽不算大病,但也很折磨人。而荸荠就是清热去火的“良药”。
荸荠营养丰富,汁多味甜,自古有“地下雪梨”、“江南人参”之美誉。荸荠有很好的医疗保健效果,据《中药大辞典》记载:荸荠性味甘、微寒、无毒,有温中益气、清热开胃、消食醒酒的功效。
如何预防肝火旺盛1、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不熬夜,避免食用冰冷及上火食物。
2、适当运动,减轻压力,保持愉快轻松的心情,不仅可以提升免疫力,预防感冒,还能减少火气形成。
3、慢性病朋友要遵从医嘱,按时服药,使病情稳定,才能避免病邪化热、化火。
肝火旺如何调理生理性肝火旺情况:情绪烦躁、长时间的心情郁闷、心情压抑、心情积郁所致。生活没有规律、经常熬夜、生活起居没有固有的生物钟。
病理性的肝火旺疾病,如乙肝、糖尿病患者、风热感冒等,如果是乙肝女性出现肝火旺现象,则更加要注意平常的乙肝保健了,多关爱我们的肝脏。
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不要过度的劳累。绝对的禁酒,也不要吸烟,长期吸烟饮酒同样会引起肝火旺;适当的去户外进行运动;还要保持好的心情,不要暴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肝不好,人易老!白开水加点它,让肝脏越来越健康
导下服用);也可以把新鲜的蒲公英根泡在开水中饮用。
3多喝柠檬水柠檬的酸性可以促使肝脏生成胆汁,有利于身体排毒。每天喝1-2杯即可。
4常吃紫甘蓝每天吃两份紫甘蓝,或者甜菜、萝卜、卷心菜、芝麻菜等,能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
5按摩身体右侧肋骨下方身体处于平躺姿势时,轻柔按摩胆囊和肝脏部位,即身体右侧肋骨下方,有助于促进肝脏部位血液循环,改善全身代谢功能。
6侧身睡觉肝经分布在人体躯干两侧,侧身睡觉更利于养肝造血。为让侧卧更加舒适,可以找个枕头放在两膝盖之间,还有利于放松腰背部。
生活再难,都要好好吃饭
工作再忙,都要抽空休息
每天按一按,推一推,排肝胆之毒,消火气!
养肝护肝胆,首选
身体一旦垮了
再多的钱财也买不回健康与幸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