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远亲不如近邻,邻居之间闹纠纷了怎么办?近日,丹凤县人民检察院审查办理一起邻里之间因地界纠纷而引发的故意伤害案,经办案人员释法说理、化解矛盾,双方达成和解,检察机关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使邻里之间得以和谐相处。
徐某甲和徐某乙是邻居,原本相安无事,两家人和睦相处。年1月23日,徐某甲、徐某乙两家因地界纠纷发生争执引发打架,打架中徐某乙骑在徐某甲之父徐某丙身上用拳头进行殴打致徐某丙眼部受伤,徐某甲见状用手中的洋镐将徐某乙的背部挖伤致其胸壁贯通伤。经鉴定,徐某乙、徐某丙的损伤程度均为轻伤二级。
因该案系邻里纠纷引发的刑事案件,且双方都是年轻人,行事冲动,若简单地“捕诉了之”,不仅难以解决双方争议纠纷,也可能导致两家人的积怨更深,日后矛盾升级。在审查批捕阶段,承办检察官与案件当事人多次联系,充分了解产生纠纷的原因及双方对于案件的认识、调解意愿和诉求,并多次进行释法说理,促成双方达成和解,握手言和;并邀请承办民警、人民监督员、社区代表等人对该起案件进行了公开听证,该院对徐某甲、徐某乙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在审查起诉阶段,徐某甲和徐某乙也分别在值班律师的见证下,自愿签订认罪认罚具结书。承办检察官经过综合考虑认为该案系邻里纠纷所引发,案发后双方各自赔偿了对方的全部经济损失,达成刑事和解,并真诚悔罪,自愿认罪认罚,社会矛盾已经基本化解,故此,分别对徐某甲、徐某乙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
近年来,亲属邻里发生纠纷案件增多,丹凤县人民检察院认真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少捕慎诉”的司法理念和依法加大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力度。对自愿认罪认罚、无社会危险性的,可捕不可捕的不捕,可诉不可诉的不诉,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犯罪、化解社会矛盾,充分发挥检察职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来源:陕西法制网作者:杨栋杨秀梅)
“抖音”被顶格处罚1月8日,据全国“扫黄打非”办通报,近期,根据群众举报线索,北京市“扫黄打非”办公室指导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对“抖音”平台进行约谈,对其传播淫秽色情低俗信息行为作出顶格罚款的行政处罚。
经查,“抖音”平台中个别主播在直播中存在性挑逗、性暗示和抽烟、说脏话等行为,部分直播间评论弹幕存在低俗内容;个别主播直播的游戏未经审批,且含有血腥、暴力、恐怖等内容;部分主播和平台用户通过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