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身体不舒服,总会有人提醒你多喝热水,多休息;现在大家经常说用热水袋、热毛巾敷一敷,疼痛就消失了。难免让人存疑:热敷真的这么神奇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不论病因胡乱治疗是盲目的,是危险的。
有的朋友可能会有疑问,不热敷难道要冷敷吗?确实有些疾病的治疗需要冷敷,或者说急性期先冷敷。
案例分析
患者李阿姨,是一名跑步爱好者,跑步中接了家里打来的电话时,一不留神崴了脚,当时就肿起来了。回家之后她用电热宝敷了很久,但是第二天发现肿胀加重了,之后越来越疼,于是前来就诊。
相信有的朋友已经发现她的问题了,她的确不应立即热敷,而是应选择立即冷敷。
“软组织损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十个人去锻炼可能有四五个人会出现软组织损伤,或轻或重。通常情况下,急性损伤后的48小时之内不能热敷,只能冷敷。热敷会使肿胀加重,而冷敷能够起到消肿止痛,降低皮肤温度的效果,两者的效果是相反的。”医生介绍说。
有一个实验就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家兔急性损伤后的腓肠肌,就是小腿后侧肌肉。肌纤维会出现萎缩、坏死,每根肌纤维的间隙会变宽,出现了炎症反应。通常我们能观察到的红、肿、热、痛就属于炎症反应的典型表现,所以刚崴脚时摸自己的脚踝,会觉得热热的,看着皮肤泛着红色,有点肿,当然还有疼。如果当时采用了冷敷,那么皮肤的温度就会降低,减慢局部血液循环速度,组织液渗出和毛细血管出血都会减少,这样就起到了消肿的作用,同时因为皮肤温度降低,神经末梢的感觉功能会被抑制,也可以缓解疼痛。
“软组织损伤后48小时内属于急性期,过了2天就到了恢复期,如果7天之后依然没有痊愈,就到了慢性期。”而根据患者李阿姨的病情时间,现阶段属于恢复期,但由于患者之前错误的处理方式,导致现在肿胀程度较重,所以有必要再冷敷1天,延长到72小时。上述讲的只是通常情况,但治疗方案是因人而异的。等72小时结束,李阿姨可再进行热敷。热敷的目的是通过热力传导,促使受损组织温度升高,血液循环加快,促进炎性物质代谢吸收,让肌纤维排列紧密整齐,加快软组织修复进程。
当然,冷敷和热敷也是有要求的
●热敷:
通常我们选择热水袋、热的湿毛巾等进行热敷,温度维持在40-50℃。每次热敷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太短效果不显著,太长可能出现烫伤,每天1-3次即可。
●冷敷:
用冰袋或冷毛巾,隔2-3小时冷敷一次,每次持续10-20分钟。尽量不要让皮肤直接接触冰袋,外面用毛巾包裹,敷完记得及时擦干皮肤。
之前李阿姨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所以难免会套用别人的“经验”,导致疼痛没有缓解反倒加重。其实崴脚是瞬间的动作,它是慢性踝关节不稳的一种表现,会造成踝关节周围肌肉和韧带拉伤。热敷和冷敷不仅仅应用在崴脚这一情况下,也适用于其他软组织损伤,希望大家能够牢记,使用正确的治疗方法及时处理。
医院温馨提示:
新型冠状病毒个人防控,要做到:勤洗手、勤消毒、保持房间常通风!外出必戴口罩,避免去人员聚集的地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