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
让我们走进通大附院
心胸外科
通大附院心胸外科创建于年,年科室被评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年顺利通过江苏省重点临床专科的复评,现为江苏省微创技术质控中心、南通市心胸外科质控中心,科室学术技术力量雄厚,在江苏省内尤其是苏北地区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是省内医疗、教学与科研的重要基地,也是较早拥有硕士授予权的科室之一,为医院的重点发展科室。多年来,凭借精湛技术与崇高医德,通大附院心胸外科成为一支护佑江海百姓健康的“心胸王牌军”。
“心”系患者,微创救危妙手回春
今年十月手术直播周,通大附院心胸外科向全国同行直播了一台技术含量极高的胸腔镜下二尖瓣修复术,让一位二尖瓣瓣叶脱垂,造成二尖瓣重度返流的心衰病人,在损伤很小的情况下得到了手术治疗。从年起,心胸外科尤庆生教授团队就开始实施胸腔镜下微创二尖瓣手术,该手术只需要在病人的右侧胸壁做一个5厘米的小切口,通过肋间进胸,无需切断肋骨和锯开胸骨,通过外周建立体外循环,完成二尖瓣手术,极大地减轻了病人的创伤。目前,心胸外科常规开展各种心血管手术,如各类复杂小儿和成人的先心矫治、单瓣膜置换、联合瓣膜置换术和瓣膜成形术、冠状动脉搭桥术、急诊行主动脉夹层大血管置换术、胸腹主动脉支架腔内隔绝术、75岁以上的高龄冠脉搭桥术、搭桥加换瓣术、80岁以上高龄瓣膜置换术、终末期重症瓣膜病的手术治疗、Hybride心血管杂交手术、房颤射频Maze改良迷宫手术、复杂先心矫治术等高难度高风险的手术。近年来成功开展了微创胸腔镜辅助二尖瓣置换、二尖瓣成形及部分先心手术,在省内独树一帜。微创先心经胸封堵及微创胸腔镜辅助房颤射频消融术亦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几乎每隔几天,心胸外科都会收到病人家属送来的感谢信和锦旗。逢“胸”化吉,勇担重任承托生命
50多岁的袁女士1年前逐渐出现胸闷、气急,近一个多月平卧睡觉时不能正常呼吸,胸闷异常,只有坐在床上或者侧卧才能勉强入睡。经全面检查,发现其胸腔长有巨大的纵隔肿瘤,肿瘤将心脏挤压得严重变形,还压迫到肺动脉主干、左侧支气管,且肿瘤与心脏、大血管纠缠在一起,病情复杂,风险极高。面对如此难题,心胸外科联合多学科在术前举行了大会诊,制定手术方案,凭借着深厚的技术诊疗团队顺利切除肿瘤,让患者重获新生。近年来,科室已在全省率先开展单操作孔和单孔全胸腔镜肺叶或肺段切除治疗I期非小细胞肺癌,目前已成为科室常规手术,并在苏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常规开展各种复杂食管癌、肺癌、巨大纵隔肿瘤加上腔静脉置换、胸部畸形矫正等普胸手术及胸腺疾病及部分重症肌无力系统化综合性治疗。自年底成功实施南通地区首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以来,科室已利用达芬奇机器人进行手术例,涵盖了各种胸部常见手术。科研引领,人才培养逐年拔节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儿。”医院的拳头学科,通大附院心胸外科有胸外科、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三个病区,开放床位张。目前医、护、技等在职人员共96人,其中主任医师7人,副主任医师5人;博士10人,硕士14人;博士后导师1人,博士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7人。正是这些连业内同行都艳羡的专家团队,让该院心胸外科诊疗水平一直保持全省领先的地位。“科研是引领,但必须为临床服务。”心胸外科一贯坚持临床和科研并重、科研为临床服务的原则,科研力量强,承担多项市级及院级课题,并参与国家级课题的研究。近年来,科室承担各级课题研究近5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近篇,其中SCI论文百余篇。主编或参编专著5部,发表国家专利5项。研究成果获江苏省医学会三等奖1项,获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二等奖2项,获南通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近年来,科室每年完成各类手术余台,普胸手术0余台,心脏和大血管手术余台,治愈好转率保持在95%以上。年心血管外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中双双跻身前名。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