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有计划:在暑假让孩子在家能安安稳稳地学习、读书,补上学期内落下的知识。俗话说,笨鸟先飞就是这个理。
但因为家长时间难以调整,所以另外一件事千万不能忽略,那就是安全教育。
电梯夹人、坠楼、溺水、烫伤、车内窒息……儿童伤害从未远离我们的视线。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告显示,全球每年约有87.5万儿童和18岁以下的青少年死于意外伤害或者自我伤害,相当于每个孩子中有40个死亡。
小孩子调皮好动,一不留神就有可能发生危险,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了解和掌握儿童急救知识。哈哈酱希望,您认真阅读,永远不会用上~
所以,希希妈咪郑重地说,这篇安全手册一定要收藏。
安全教育,在假期内比在学校还要重要。我们希望任何一个孩子都健康成长,但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儿童器官异物急救
气管异物是较常见的儿童意外事故,也是引起5岁以下幼儿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假期是儿童气管异物的高发期,家长要特别注意,以防意外发生。
在四到五岁的时候,孩子的咳嗽反射及喉头保护性反射尚不成熟,进食时哭闹、嬉笑、跑跳或口内含着小物品突然深吸气后,极易将异物吸入气管中。最易引起气管阻塞的异物有花生米、黄豆,这两种物品遇水膨胀更不易取出;还有果冻、硬币、小纽扣等。
气管异物的症状分为四期:异物进入期——安静期——刺激或炎症期——并发症期。家长尽可能在第一期发现,及时去除异物。此时家庭急救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幼儿发生异物呛入气管时,家长不可过于惊慌而不知所措,先鼓励幼儿自行咳嗽咳出异物,若不行可试用下列手法诱导异物排出。
海姆利克急救法
是一种利用儿童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的急救方法。救护者站在患儿身后,从背后抱住其腹部,双臂围环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内按压于患儿的肚脐和肋骨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用力向里向上挤压,反复实施,直至阻塞物吐出。
倒立拍背法
此方法适用于婴幼儿,倒提其两腿,使头向下垂,同时轻拍其背部,通过异物的自身重力和呛咳时胸腔内气体的冲力,迫使异物向外咳出。
推压腹部法
将患儿仰卧于桌子上,抢救者用一只手放在其腹部脐与剑突之间,紧贴腹部向上适当加压;另一只手柔和地放在胸壁上,向上和向胸腔内适当加压,以增加腹腔和胸腔内压力,反复多次,可使异物咳出。
拍打背法
取立位,抢救者站在儿童侧后方,一手臂置于儿童胸部,围扶儿童,另一手掌根在肩胛间区脊柱上给予连续、急促而有力的拍击,以利异物排出。
鱼刺卡喉
鱼刺鲠喉的滋味十分难受,要防止鱼刺鲠喉,那么吃饭时就尽量少让宝宝说话,或家长尽量将鱼刺挑出来处理好再喂给宝宝吃。
一旦发生鱼刺卡喉,无论骨头大小,切忌用手或筷子在咽喉内盲目乱抠乱掏,以免损伤咽喉粘膜引起出血,或把骨头刺得更深。应让孩子张开口,仔细检查,如鱼刺较小,梗阻的部位较浅,可用消毒的镊子慢慢取出;或叫孩子用力做几次“卡、卡”的发音动作,将骨头吐出。
若鱼刺较粗,梗阻部位较深,或骨头虽小,经用上述方法处理无效者,医院请医生检查处理。
坊间流传的喝醋、用力吞咽馒头、干饭等方法,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切勿乱用,以免耽误时间,使病情加重而危及生命。
正确的急救方法:
1、轻微的鱼刺鲠喉,鱼刺鲠在扁桃体上,可以张开嘴用镊子取出;
2、较重的鱼刺鲠喉,多为鱼刺鲠在舌根或喉咙口周围,不容易看到的部位,必须请医生用异物钳取出;
3、最严重的是鱼刺鲠在食管里,根本看不见,必须通过X光射线透视检查治疗;
4、不宜采用吞饭、喝醋等方法。
儿童器官异物急救
家长应为烫伤的儿童做以下工作:
1、应立即用冷水冲洗15分钟以上,降低局部温度,减少创面的进一步损伤,减少疼痛。
2、如果起泡,小泡可以不做任何处理。对黄豆大小的水泡,如果创面也比较浅,可以用消毒剪刀剪开水泡,用消毒棉球或纱布蘸干。为避免感染,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3、由于小孩皮肤特别娇嫩,耐受力较差,烫伤后往往比较严重,更容易发生感染引起合并症。因此,最好不要自行用药,医院就诊。
孩子烫伤后,立即用流动的冷水冲患处15~30分钟!目的是尽快带走烫伤部位的热量,降低组织损伤!
冷水冲是烫伤处理最关键的一步,是第一选择,越快越好!这是孩子烫伤后的黄金处理时间。千万不要忙着涂抹牙膏、酱油、紫药水等,不但容易引起感染,还妨碍医生观察烫伤严重程度,增加清理伤口的难度。
使用跟室温差不多温度的冷水就可以,不是水越冰越好,更不能用冰敷,否则会加重皮肤损伤,影响愈合;水流要适度,不要太急冲破水泡;如果烫伤部位在脸上,不方面水冲,那就用冷水浸透毛巾冷敷(不是冰敷)。
错误的处理方式:
1、用麻油、酱油涂抹伤口。
2、用牙膏涂抹伤口。
3、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涂抹药膏。
刀伤,切割伤
宝宝被刀或者其他利器割伤时,如果伤口流血血色鲜红,流速较快,即为动脉出血,必须尽快止住;如果血色暗红,则是静脉血,也要尽快止住;如果伤口渗血,那是毛细血管出血,可以直接敷药包扎。
正确的急救方法:
1、如果是较严重的刀伤,首先必须及时有效地止血,医院;
2、先用纱布之类敷料盖住伤口,再用绷带紧紧包扎;
3、在出血血管接近心脏的一端,用手指极力压迫,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4、利用关节极度弯曲压迫血管,以达到止血的目的,还可以用止血带止血;
5、无论哪种止血法,如果出血较多,都要在紧医院。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骨折
儿童在玩耍、学走路、受到重物撞击、跌倒时都很容易发生骨折,骨折断端与外界相通者,称为开放性骨折,与外界不直接相通者,称为闭合性骨折。
儿童常见的骨折称为“青枝骨折”,即骨折时骨质折而不断,主要因为儿童骨中的胶质较多,石灰质较少,骨质软而韧性大。
判断儿童是否骨折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1、儿童身体局部有疼痛和压痛感,活动后疼痛有所加重。
2、受伤局部有肿胀,淤斑。
3、受伤部位出现部分或全部的功能丧失。
4、受伤严重时肢体出现畸形,如短缩、扭曲、旋转等。
5、儿童身体活动反常,不该活动的地方产生活动。
6、移动受伤部位可听到骨断端的摩擦声。
只要出现上述症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就表明儿童很有可能已经发生了骨折,家长要赶紧采取措施进行急救或求救。
被蚊虫毒虫咬伤或蜇伤
儿童被蚊虫、毒虫咬伤或蜇伤后,皮肤会红肿,局部可能水肿,重者可影响活动功能,如嘴唇肿胀无法吸奶,眼肿不能睁眼,阴茎水肿,排尿困难等。被咬伤、蜇伤部位常见于儿童的头面、手脚、臂部等暴露部位。
可进行以下处理:
1、如有毒刺和毒囊遗留,用消毒过的针或小刀挑出螯刺。避免用钳子取出,以防因挤压毒囊吸入更多毒素。
2、在患处涂一些氨水,如患处肿胀,可进行冰敷。
3、不要使用创可贴等包裹伤口。
4、医院处理
特别注意——蜱虫。
蜱虫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或寄宿于牲畜等动物皮毛间。不吸血时,小的才干瘪绿豆般大小,也有极细如米粒的;吸饱血液后,有饱满的黄豆大小,大的可达指甲盖大。蜱叮咬的无形体病属于传染病,人对此病普遍易感,与危重患者有密切接触、直接接触病人血液等体液的医务人员或其陪护者,如不注意防护,也可能感染。
4月至9月,蜱虫最活跃,也是黄金时段。
科学的处理方式是用酒精、火等刺激蜱虫的头部,使其自然脱落,还可用香烟靠近蜱虫进行烤炙,蜱虫怕热,受到刺激就会主动松口,从伤口处脱落。医院就诊,由专业的医生对伤口进行处理。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被蜱虫咬了,千万不去捏,也不能生拉硬拽,医院就诊。
溺水
遇到此类状况,先判断有无呼吸,如无,须采取以下步骤恢复并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注意:任何一个步骤使儿童的呼吸道通畅并自然呼吸之后,都应立即停止救治,不要再继续,医院就诊。
步骤1,清理孩子的口腔,用手指抠出嘴里面的任何异物。
步骤2,让孩子面朝上平躺着,并抬起他的下巴,让他颈部紧紧绷直。这样做时,一手放在孩子脖子后面用力抬,一手放在孩子额头往后推,这个动作通常会使孩子的嘴自然张开。
步骤3,捏住孩子的鼻子,通过他的嘴迅速强制吹两三口气入他的肺中,这种强迫呼吸可能足够使他恢复自然呼吸。观察孩子胸部,看空气是否流入了肺中,如果胸部随着强迫吹气而一上一下,就表明呼吸道已经通畅了。
干性溺水——溺死在岸上
干性溺水(DryDrowning)是上岸之后发生的溺水现象。说的是在游泳过程中虽然没有溺水,但是把水经过呼吸道吸入了肺部,导致肺水肿,进而因为无法呼吸而死亡...
美国父母网站(Parents.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初期图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hjm.com//kcyfl/9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