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的最常见神经系统异常类型是不完全性四肢瘫(45%),其次是不完全性截瘫(21%)、完全性截瘫(20%)及完全性四肢瘫(14%)。年,创伤性脊髓损伤的病因大多数为车祸(31%)、跌倒(40.4%)和火器伤(5.4%)。在65岁或年龄更大的个体中,跌倒所致脊髓损伤的百分比显著增加,-年为28%,-年为66%。非创伤性脊髓损伤的病因包括:肿瘤、血管疾病、脱髓鞘性脊髓病和椎管狭窄。呼吸衰竭在脊髓损伤后很常见,并且呼吸系统并发症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尤其在急性脊髓损伤后数年内以及需要机械通气患者中。
脊髓损伤水平和程度(完全性)的评估脊髓损伤后出现的肺生理变化与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相关。美国脊髓损伤学会损伤分级(AmericanSpinalInjuryAssociationImpairmentScale,AIS)根据关键肌肉的肌力和感觉功能检查对损伤程度进行分级。对患者关键肌群的肌力进行评估和分级。5/5级表示正常肌力,3/5级意味着肌肉可以对抗重力移动。运动平面定义为肌力3/5或4/5级的最尾侧关键肌所代表的节段,且该平面的头侧节段为5/5级。感觉平面定义为针刺和轻触感觉均正常的最尾侧皮区。对于缺乏关键肌肉进行检查的区域,如T2和L1之间的节段,则用感觉检查来估计运动平面。运动完全性脊髓损伤包括AISA级(在脊髓损伤神经平面以下,无感觉和运动功能保留)和AISB级(在脊髓损伤神经平面以下,感觉功能保留而运动功能丧失。运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包括AISC级(在脊髓损伤神经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留,其中一半以上的关键肌肌力小于3级)和AISD级(在脊髓损伤神经平面以下保留了运动功能,其中一半以上的关键肌肌力大于或等于3级)。发生四肢瘫时,8个颈髓节段中至少有1个受损;而发生截瘫,则存在胸段、腰段或骶段脊髓损伤。
肺生理学改变脊髓损伤后的肺生理变化包括:(1)呼吸肌的性能受损;(2)肺和胸壁顺应性改变;(3)通气控制的改变;(4)气流受限及支气管高反应性。
通气功能改变的时间脊髓损伤后,紧接着会出现弛缓性麻痹,并影响损伤平面以下的所有肌肉,这种生理状态称为脊髓休克。之后的肺功能改善主要是由于神经损伤平面随着脊髓炎症的缓解出现功能性下移,辅助呼吸肌的调动增加,失健的肌肉重新得到锻炼,以及弛缓性麻痹演变为痉挛性麻痹。从损伤后数日到至多4-6周,脊髓反射恢复并随着痉挛型综合征的出现最终变为过度反射。有人研究了72例创伤性颈段脊髓损伤患者发生呼吸衰竭的时间。在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中,90%的呼吸衰竭在脊髓损伤后最初3日内发生。脊髓损伤后呼吸肌性能的改善主要发生在损伤后的第1年。
呼吸肌功能障碍呼吸肌功能损伤程度取决于脊髓损伤的程度和位置,以及自损伤起的持续时间。脊髓损伤平面越高、损伤越完全,则越有可能发生呼吸肌功能障碍。完全性脊髓损伤平面以下节段支配的呼吸肌是完全没有功能的(AISA级或B级),而不完全性损伤患者的呼吸肌损伤程度存在差异(AISC级或D级)。
呼吸肌膈肌是控制吸气的主要肌肉,受膈神经支配(C3-C5神经根)。辅助吸气肌为肋间外肌、胸大肌锁骨部、斜角肌以及胸锁乳突肌。其中肋间外肌由胸神经根支配,而斜角肌由颈神经根C4-C8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则由C1-C4以及脑神经Ⅺ支配。高位脊髓损伤患者有时可以利用口部、咽部及喉部肌肉推动大量气体通过声门来进行短期通气(舌咽式呼吸),尽管人们通常不认为这些肌肉是呼吸肌。呼气肌主要为下段胸神经根和腰神经根支配的腹壁肌肉(腹直肌、腹斜肌和腹横肌)以及胸神经根支配的肋间内肌。正常情况下,呼气是被动过程,不需要使用这些肌肉。然而,当需要用力呼气时(如运动或咳嗽时),这些肌肉就很重要。如果用力呼气产生咳嗽的能力受损,则影响气道分泌物的清除。此外,这些肌肉还通过3种重要方式帮助膈肌正常行使功能:肋间肌有助于胸廓的稳定,从而防止吸气时膈肌收缩引起胸廓向内塌陷。在颈髓或胸髓损伤的患者中,肋间肌麻痹会引起胸廓在吸气时向内运动,从而造成既定膈肌做功量下吸气量减少。完好的腹壁和胸廓肌肉结构可作为膈肌收缩的支承结构,失去这种支承作用会降低膈肌收缩效率。腹壁肌肉的弛缓性麻痹会导致腹内容物向下移位而远离膈肌。膈肌的弧度减小,因此功能下降。
C3以上水平的脊髓损伤由于支配膈肌的膈神经来源于C3-C5神经根,C3以上的完全性脊髓损伤会导致将近所有的呼吸肌麻痹。此外,肋间肌、腹肌、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也会失去神经支配。C3神经根以上的脊髓损伤患者因呼吸肌完全麻痹而发生急性通气衰竭,如果不能在事故现场迅速开始人工通气则无法存活。除了通气功能障碍外,这些患者在没有辅助的情况下也无法咳嗽。
C3-C5脊髓损伤累及C3-C5的脊髓损伤会引起膈肌肌力和辅助通气肌(如斜角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不同程度受损。需要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在脊髓损伤后的数日到数周内很常见,其原因为呼吸肌无力及疲劳或者由肺不张或肺炎引起。当从最初的肌肉松弛状态过渡至痉挛状态,并且辅助呼吸肌参与及强化,自主呼吸通常足以使患者脱离机械通气。除通气功能障碍外,呼气肌肌力损失还会导致这些患者的咳嗽能力受损。
C6-C8脊髓损伤完全性颈髓损伤但膈功能完整的患者能够借助膈和颈部的辅助肌肉吸气。呼气主要通过胸壁和肺的被动回缩来实现,因为患者的主呼气肌(肋间内肌和腹壁肌肉)麻痹。胸大肌的锁骨部仅能发挥较小的作用。因此,患者的咳嗽能力受损,即使他们最初没有发生呼吸衰竭,其在呼吸系统负荷(如,肺炎或分泌物过多)的情况下发生呼吸肌疲劳的风险增加。
肺和胸壁顺应性改变与正常研究对象相比,四肢瘫患者在脊髓损伤后1-12个月时测得的肺和胸壁顺应性降低。原因为伴随的肺容积减少,以及可能在肺容积下降情况下通气时发生的表面活性物质改变。尽管四肢瘫患者的腹部顺应性好,但由于肋间肌痉挛以及肋骨与脊柱和胸骨间关节强直,胸壁的胸廓(ribcage北京白癜风专业的医院中医如何治疗白癜风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hjm.com//kcyjg/11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