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CHN-MZ麻醉MedicalGroup
张力性气胸是由于气管支气管或肺损伤等处形成单向活瓣,吸气时胸膜腔内压降低,活瓣开放,气体进入;呼气时胸膜腔内压升高,活瓣关闭,气体不能排出,导致胸膜腔压力高于大气压,又称为高压性气胸。
围术期张力性气胸病情紧急,严重呼吸窘迫、缺氧,给氧无法缓解,最后导致休克、循环衰竭、昏迷甚至死亡。其病死率极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为了提升广大同仁识别张力性气胸以及处置能力,本期,我们从一书中找出相关内容分享给大家:
首先,我们对原因进行分析:
1.患者因素:
①肺部疾病,如患者术前已有肺炎、肺结核、肺气肿、肺大疱、肺部损伤等;
②胸壁、胸廓、胸膜腔疾病,如患者胸壁畸形、胸膜有炎症、粘连等。
2.手术操作因素:
颈胸部手术,如气管造口、甲状腺切除术、食管手术、胸廓成形术等。
3.麻醉操作因素:
①臂丛神经阻滞,多发生在锁骨上阻滞法;当行肌间沟阻滞法时,定位偏低也会出现肺部的损伤;
②高位硬膜外麻醉时穿刺针偏向一侧未能及时发现而刺破胸膜腔和肺;
③机械通气时,未根据患者病情和需要及时正确调整呼吸机的各项参数;
④中心静脉穿刺因操作不当,尤其是在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时容易发生气胸;
⑤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用力过大致肋骨和(或)胸骨骨折,刺破胸膜和(或)肺使大量气体进入胸膜腔形成张力性气胸。
那么,围麻醉期突发张力性气胸,我们应采取哪些应对策略呢?
张力性气胸是能迅速致死的危重急症,围术期一旦发生,其病情危重,因而必须及时发现准确诊断。据相关报道,经紧急处理的张力性气胸病死率为7%,而延迟30分钟至8小时则达到31%。因而,紧急正确处理是其治疗关键。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可以采取的应对策略:
1.张力性气胸的急救处理是立即排气,降低胸膜腔内压力。
在危急状况下,立即用一粗针头在伤侧第2肋间锁骨中线处刺破胸膜腔,有气体喷射出,即能收到排气减压效果,并外接单向活瓣装置。在转送患者过程中或紧急情况下,可在针柄处外接剪有小口的塑料袋、气球等,可起活瓣作用,即在吸气时能张开裂口排气,呼气时闭合,防止空气进入胸腔;或用一长橡胶管或塑料管一端连接插入针的接头,另端放在无菌水封瓶水面下,以保持持续排气。
2.张力性气胸的正规处理是在积气最高部位放置胸膜腔引流管(通常是在锁骨中线第2肋间处),连接水封瓶。
有时尚需用负压吸引装置,以利排净气体,促使肺膨胀。同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经闭式引流后,一般肺小裂口多可在3~7日内闭合。待漏气停止24小时后,经X线检查证实肺已膨胀,方可拔除插管。长时间漏气者,应进行剖胸探查修补术。如胸膜腔插管后,漏气仍严重,患者呼吸困难未见好转,往往提示肺、支气管的裂伤较大或断裂,应及早剖胸探查修补裂口,或做肺段、肺叶切除术。
参考文献及更多案例:详见该书针对61种围麻醉期高危害性突发事件及5类严重威胁医患安全的突发事件,按原因分析、应对策略、思考以及案例分享思路,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分析,让麻醉医师轻松面对围麻醉期突发事件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