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医学会创伤医学分会胸部创伤学组

肋骨胸骨创伤诊治:浙江胸外科行业共识(版)编审委员会

推荐意见:淤对于怀疑存在肋骨、胸骨骨折的胸部外伤患者推荐常规进行胸部CT扫描(2A)。于对拟行肋骨骨折手术固定的患者术前推荐常规进行胸部CT平扫和三维重建(2A)。盂对于胸骨骨折的充分评估,多平面重建是必不可少的(2A)。

推荐意见:床边B超可用于术前对骨折进行定位,也可用来识别肋骨、胸骨、肋软骨骨折和伴随的胸腔积液、气胸或血胸以及评价血流动力学状态(2A)。

推荐意见:早期充分的疼痛控制尤其重要,应根据疼痛评估结果进行个体化镇痛,推荐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案(1A)。

推荐意见:气道管理是肋骨骨折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荐早期进行积极的气道管理(1A)。

推荐意见:尽量避免使用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进行治疗,仅推荐对存在气体交换异常,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肺功能障碍如低氧血症、肺内分流率增高或ARDS的患者应用,一旦使用,也应考虑尽早脱机(1A)。

推荐意见:外固定治疗适用于肋骨骨折根数较少、胸壁软化范围小而反常呼吸运动不严重的患者,一般推荐使用无创外固定(2A)。

推荐意见:淤对于胸骨骨折,应注意潜在的纵隔内器官损伤,特别是钝性心脏损伤(1A)。于胸骨骨折的治疗多采用以止痛、物理治疗和排除潜在胸内器官损伤为核心的非手术方法(1A)。

推荐意见:对于胸壁软化范围较大的连枷胸患者推荐进行SSRF治疗(1A)。

推荐意见:对于肋骨骨折断端移位严重(超过肋骨的双皮质宽度)者或移位造成血管、神经和胸腹内器官损患者应尽快进行手术内固定(2A)。

推荐意见:应重视SSRF治疗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并3根以上肋骨骨折者的作用(1A)。

推荐意见:对于疼痛敏感、不能忍受长时间限制活动的患者,非手术不能控制的疼痛,慢性疼痛(疼痛持续1个月以上),应重视SSRF治疗在其中的作用(1A)。

推荐意见:对于胸壁不稳定或畸形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者以及年轻患者对美观的要求,应考虑进行手术治疗(2A)。

推荐意见:肋骨骨折合并严重肺挫伤应被视为手术的相对禁忌证,早期侧重于肺挫伤的管理,待病情缓解后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2A)。

推荐意见:手术治疗并不是肋骨骨折合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绝对禁忌证,应针对其进行个性化手术评估,手术介入的时机和对颅脑损伤预后的判断是选择是否手术的关键(2A)。

推荐意见:淤合并脊柱损伤应作为一个相对禁忌证,SSRF治疗应推迟到脊柱稳定术后进行(2A)。于对于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应待情况稳定后再进行SSRF治疗(1A)。

推荐意见:只要具备手术适应证,排除手术禁忌证后应尽早进行手术,最好在受伤后72h内完成;不建议对骨折2周以上的患者进行手术(2A)。

推荐意见:对于外侧肋骨和第4-10优先选择修复,骨骨折按优先顺序选择合适的骨折部位进行固定就,不需要对每个肋骨骨折断端进行固定(2A)。

推荐意见:随着微创观念、微创手术技术的推广和发展,切口的选择应基于骨折类型,以充分暴露、最小损伤、美观为原则,既达到良好固定的效果,又尽可能地保留周围肌肉组织的功能(2A)。

推荐意见:胸腔镜可用于肋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优先应用(2A)。

推荐意见:淤目前,对于固定材料的选择临床上还没有统一标准,其中钛板螺钉系统最普遍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应避免“过度拧紧”钛板上的螺钉,尽量使骨折部位保持一定的微小运动(2A)。于不推荐使用髓内固定装置(2A)。盂从长远来看,可吸收内固定材料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2A)。

推荐意见:推荐使用钛板作为胸骨骨折内固定材料(2A)。

推荐意见:ERAS理念应用于肋骨骨折围手术期管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术后恢复进程,值得临床推广(2A)。

推荐意见:对于肋骨骨折的治疗,要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目标,给患者带来最大的好处,但病情严重者仍以救治生命为根本(2A)。

推荐意见:3D打印技术是一种新型技术,从长远来看,可以利用其对内固定材料进行详细的术前规划、预弯和裁剪,以制造更精确的个性化肋骨固定装置;也可用于更好地定位肋骨骨折和预测切口长度(2A)。

推荐意见:人工智能辅助能够显著提高CT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提高诊断的准确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2A)。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hjm.com//kcywh/1602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