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肋下是肝区,有时候觉得这个部位有些隐痛,是不是患有肝病呢?肝区痛有哪些原因呢?
很多人经常会有肝区疼痛的情况,但并无其他明显症状,于是很担心自己是不是患上肝病了。
肝区疼痛、不适,是肝病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
但这并不能说明肝区疼痛,一定就是肝病引起的。
以下疾病,也会引起肝区疼痛:
肝区四周器官病变最常见的是胆囊炎。一般由胆囊炎引起的肝区疼痛,部位较固定,多表现为钝痛或绞痛发作。有时会牵扯到后背或右肩,进食油膩食物后会更明显。
胆石症常有剧痛,放射到肩部、背部,有时还可放射到左季肋部,右上腹部、腰部有时感到压迫感、胀满感、钝痛,有时这些感觉长期持续着。
这些情况多半是由于胆道的异常,并不是肝脏的毛病,因此需要对胆道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
胸壁病变如胸壁受压力或炎症刺激;如右肋部的肌肉损伤、肋骨骨折、胸壁挫伤、骨髓炎、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炎、胸壁结核等,可反射性引起肝区疼痛。
此外,胸膜炎出现胸膜粘连,也会导致肝区隐痛。
某些心脏疾病常见的有心肌炎和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时,疼痛可放射至肝区,引起肝区疼痛。血液检查有心肌酶普的升高、鉴别诊断有赖于心电图检查。
情志不畅因素如大怒、抑郁等,亦可引起肝区疼痛、不适。
肝病本身也会导致肝区隐痛。
一般来说,肝病在肝脏部位不大会痛或完全不痛。
肝炎在急性期、迁延期和恢复期,都会出现肝区痛的现象,而且在不同阶段肝区疼痛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不过,急性肝炎发病初期,有的人会疼痛,但疼痛程度不重,一般为胀痛或隐隐作痛,大部分患者压迫肝区时才感到痛,肝硬化时几乎不痛。
急性期的肝区痛出现隐痛是因为肝包膜上痛觉神经末梢极为丰富,当肝脏发生炎症时,肝脏肿大牵引肝包膜上的痛觉神经末梢而出现疼痛,经过适当的休息和治疗肝区痛会随着炎症的消失而逐渐减轻直至消失。
慢性肝炎的肝区痛是间歇性的。因为长期的肝功能障碍影响了消化系统,使肠道胀气明显,压迫肝脏引起疼痛。
肝炎恢复期,由于肝脏在炎症期分泌的含纤维素的渗出液,在炎症消失后与周围组织粘连而产生疼痛。当病人在运动时或因饥饿而发生痉挛,影响到痛觉神经末梢也会产生疼痛。这种疼痛为间歇性或阵发性的肝区刺痛,在恢复期会延续相当长一段时间,不要太在意。
肝脏疾病中,疼痛较严重者常见于肝癌、肝脓疡等疾病。肝癌早期没有明显的肝区痛,到了中晚期肿瘤体积增大,触及肝脏包膜后才会感到明显的疼痛,随着肿瘤越来越大,疼痛也愈加剧烈。
原因不同,肝区痛的感觉也不一样,只要能找到疼痛的原因,就可以对症下药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