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烈运动后的疼痛感其实有两种原因
肌肉酸痛
或
肌肉拉伤or撕裂造成的疼痛
究竟该如何区分呢?
8点分清肌肉酸痛和肌肉疼痛
是不是还是不是很清楚呢?
如何判断运动后的疼痛
是肌肉酸痛还是肌肉疼痛呢?
请看以下详细解读!
我们为大家总结了以下8点
1、疼痛开始
肌肉疼痛通常在运动时立即发生,而肌肉酸痛特别是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则是在运动后24-72小时达到峰值。
2、持续时间
如果是肌肉疼痛,未经妥善处理疼痛在几天内都不会减轻;而肌肉酸痛则在运动后2-3天后开始减轻,可能需要一周才能完全消退。
3、疼痛类型
运动损伤造成的疼痛更加尖锐,近似于刺痛感;而肌肉酸痛则更多地表现为肌肉紧张和困乏。
4、疼痛位置
如果痛感是在触诊或压迫时明显,或是位于腱、骨或关节处,则可能为运动损伤所致的疼痛;肌肉酸痛通常会涉及更大的肌肉组织,如四肢和腹部肌肉。
5、对称性
损伤疼痛通常是不对称的,它将仅存在于一侧腿、手臂或肩部;而肌肉酸痛通常是对称的,往往同时存在于身体对称的两侧。
6、疼痛感受
在你保持不动时,损伤疼痛也会存在,而肌肉酸痛则暂时消失。
7、肿胀
虽然肌肉酸痛也可能伴随肿胀,但通常表现在一个更大的区域;如果肿胀明显且集中于局部区域,则很可能意味着损伤。
8、声音
特别严重的损伤(如肌肉或韧带撕裂)发生时还会有“咔哒”声或“撕裂”声。
△上述8点仅为说明肌肉酸痛和肌肉疼痛(肌肉拉伤或撕裂)间的差异,但并不包含其他原因引起的肌肉疼痛,如病毒感染或纤维肌痛等。如果出现不明原因或持续性疼痛,请及时就医。
因此,不要轻易相信“Nopain,nogain”的说法
如果是肌肉拉伤或撕裂造成的疼痛
一定要及时就医!
接下来,我们分两部分内容谈谈
肌肉疼痛与肌肉酸痛的预防和处理
▲
肌肉疼痛处理
急性期,可以采取经典的“PRICE原则”处理。
(没错,这是最新运动软组织挫伤处理原则,RICE的升级版!)
1、Protection-保护
保护受伤部位,以免再次损伤。
2、Rest-休息
受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减少受伤部位负重。
△请克制不要抖腿抖胳膊哦
3、ICE-冰敷
冰敷是急性损伤处理中很重要的一步
4、Compression-包扎
加压包扎可以减轻炎症导致的水肿,松紧程度以能插入一根手指为参考。
5、Elevation-抬高
将受伤的肢体抬高至高于心脏的位置,有利于血液和淋巴回流。
△需要注意的是,受伤的部位是四肢,适用于“抬高”处理。但如果受伤的是头、脖子或脊柱等,保持原位置不要进行抬高,否则容易挫伤脊髓,甚至威胁生命。
不过,PRICE原则只是缓解轻度软组织挫伤所造成疼痛的方法,并不是治疗解决的方案。
急性期过后,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使用消肿药物、进行手法治疗和功能训练。对于较为严重的肌肉撕裂等,更要及时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
肌肉酸痛的处理
这里我们主要讲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
至于乳酸堆积等引起的急性肌肉酸痛
对于延迟性肌肉酸痛,我们不得不重复提起那些近似于万金油一样的建议——
充足的休息
合理的饮食
洗个热水澡
很多时候,简单常见的,往往也是重要的。
当然,针对运动后的延迟性肌肉酸痛,还有一招是见效极快缺又易被忽视的,这就是——拉伸!
这是许多运动健身初学者和资深者们
都容易忽视的地方
高强度的训练就像饕餮大餐
而训练后的拉伸就像吃饱喝足要洗碗一样讨厌
运动特别是高强度运动后,拉伸是一个必做项目——不仅能有效缓解肌肉酸痛,而且对于运动损伤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这里我们为大家推荐一件放松神器
泡沫轴
特别适合于运动后背部、臀部及腿部肌群的放松
至于具体操作嘛
当然也贴心地准备好啦
跟着这个小帅哥,一起练起来吧!
1、大腿外侧——阔筋膜张肌髂胫束
2、大腿内侧——内收肌
3、大腿前侧——股直肌
4、小腿后侧——小腿三头肌
5、小腿前侧——胫骨前肌
6、臀部肌群放松
7、背部肌群放松
最后再附赠一个
用筋膜球放松足底!
处理方法-小结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文中内容为转载,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期待您的原创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