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臂麻木的原因有很多,颈椎病、肩周炎、慢性酒精中毒、末梢神经炎、糖尿病等…排除这些病症,手臂的疼痛、麻木可能会是斜角肌、胸小肌损伤导致。由于篇幅的原因,我们今天先介绍下颈部的腰大肌——斜角肌。
先来看看万年不变的基础——解剖
1,前斜角肌:位于胸锁乳突肌深面。上方、到C3-6颈椎横突的前结节,肌束斜向外下方。下方、到第一肋骨的上缘里面的斜角肌结节。功能:单侧斜角肌收缩可使颈部的侧屈(伴随轻微的旋转)、颈椎发生同侧侧屈、两侧同时收缩颈椎前屈(长时间保持这个动作是导致斜角肌变短的重要原因)
2,中斜角肌:位于前斜角肌后方。上方、到c2-7颈椎横突后结节,(也有认为C1-6的颈椎横突前结节),肌束斜向外下方。下方、到第一肋骨的上缘外面,锁骨下动脉沟以后的部分。(锁骨上窝中外侧)。功能:颈椎的侧屈、前屈
3,后斜角肌:位于中斜角肌后方。上方、到C5或者C6和C7的颈椎横突后结节,下方、到第二肋骨的外侧面中部的肋粗隆,甚至到第三肋骨。功能:颈椎侧屈、旋转、前屈。
4,小斜角肌:大部分人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见。上方、第C7颈椎横突前面,下方、胸膜顶和第一肋骨内缘
由于颈部外伤、劳损、先天颈肋等引起斜角肌水肿、增生、痉挛并上提第一肋,导致斜角肌间隙狭窄,卡压穿行其间的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脉,进而引起肢体的疼痛、麻木、血液循环障碍手臂冰凉。颈部活动、深吸气、上肢外展上举疼痛可加重…
从呼吸看,很多人斜角肌处于紧张状态的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呼吸,正常呼吸是胸腹联动,可现在大部分人工作是坐着的,基本都是含胸驼背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胸廓与腹部都是缩短的这样膈肌不能更好的工作,膈肌不能顺畅上升和下沉就会用到颈部、肩胛上部的肌肉辅助呼吸,长期以来造成肩式呼吸,斜角肌就成了主要工作肌肉,(大哥不干活小弟累坏了)他就会影响稳定的能力,这是其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
查体:如果我们去掉颈部最浅层的肌肉颈阔肌之后,胸锁乳突肌的后缘、锁骨的内三分之一、斜方肌的前缘围成的一个类三角形,从这里就可以触碰到颈部深层的斜角肌了(如下图)。如果患者下颈部僵硬,此处触摸到的斜角肌紧张、肥大、硬韧,局部有明显压痛且放射到上肢。高举上肢时症状减轻,向下牵拉时症状加重。患者将头转向疼痛一侧,并且低头使下巴至锁骨上方的凹陷处。由于这个动作使斜角肌强烈的持续缩短,会导致近端或远端的疼痛。
斜角肌损伤的原因:
1.低头位过久:多是由工作时长期低头屈颈时间过长,斜角肌处于被动缩短状态引起。另外,看书、看电视、打麻将、坐车等,使前斜角肌长时间处于紧张收缩状态,也会造成过度疲劳而损伤。
2.长时间提重物牵拉:因物体重而头部必须向相反的方向。这样在外力长时间的作用下,极易造成前斜角肌损伤。3.呼吸模式异常:含胸驼背体位下,膈肌不能顺畅上升和下沉,此时就会利用颈部肌肉提升胸廓来代偿,斜角肌就成了主要工作肌肉,干了不该自己干的活,当然就紧张了;4.女性为何更易紧张呢?首先是情绪原因,情绪连接呼吸,女性更易出现低落也就容易低头,呼吸更易受限,斜角肌也就更易紧张;其次是衣着发型,女性更偏爱紧身内衣的塑形功能,长此以往胸廓失去左右扩张功能,只能上下扩张,斜角肌用力更多也就发生紧张;某些女性喜欢让头发“偏安一隅”,也就更易外头斜颈,斜角肌也就伤残在这了。另外还有女性肌力更弱,募集性更差,本体感觉不如男性的原因,在头前引的姿势上更加明显,斜角肌也就只能遭殃了。
治疗方法:
1,以左侧斜角肌损伤为例,坐位,左手肘部支撑在大腿上面。上耸左肩关节,充分暴露颈前三角,右手食指向下抠按到锁骨后面第一肋骨的前斜角结节(前斜角肌止点),持续揉按1分钟。
2,坐位,左手肘部支撑在腿上面。上耸左肩关节,充分暴露颈前三角。右手食指向后抠按到锁骨上窝中外侧第一肋骨的上缘外面(中斜角肌止点),持续揉按1分钟。
3,坐位,左手肘部支撑在大腿上面。上耸左肩关节,充分暴露颈前三角,右手拇指向后外方抠按到第二肋骨的外侧面,中部的肋粗隆(后斜角肌止点)持续揉按1分钟,30分钟1次,每天2次。
斜角肌拉伸
坐位或站立,手握到背后。放低左肩,然后头部向右侧倾斜。缓慢向后转头,直到感觉到拉伸。保持10-15秒(配合呼吸)。每天至少3次,每次重复3遍。单纯的拉伸只会提高肌肉的柔韧性,同时不能忽略力量和功能的训练,否则会降低关节的稳定性,同样会增加运动损伤的风险。
生活中如何预防?
1.改变不良习惯
2:改变呼吸模式
3.适当放松心情
4.正确拉伸
5.选合适枕头
6.规律从事肌力训练
7.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hjm.com//kcyzl/14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