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脊椎骨折。

1.有严重外伤史,如高空坠落、重物撞击头部或肩部,发生坍塌事故,交通事故等。

2.患者感觉伤口局部疼痛,颈部活动障碍,腰背部肌肉痉挛,无法翻身站起。局部性的可扪骨折和局限性的后突畸形。

3.由于腹膜后血肿对植物神经的刺激,导致小肠蠕动减慢,常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有时需要与腹腔脏器损伤相鉴别。

二。合并的脊髓和神经根损伤。

脊柱损伤后,损伤面下的运动、感觉、反射、括约肌和植物神经功能均受损。

1.感觉障碍损害平面下的痛、温、触及体觉功能减退或消失。

2.运动障碍,脊髓休克期,脊髓损伤节段以下呈软瘫,反射消失。休克期过后若发生脊髓横断伤,则出现上运动神经元麻痹、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髌阵挛、踝阵挛及病理反射。

3.括约肌功能障碍脊髓休克期出现尿潴留,系膀胱逼尿肌麻痹后膀胱无张力形成的结果。过休克期后,若脊髓损伤在骶髓平面以上,可形成自动反射性膀胱,残留尿量不超过ml,但不可随意排尿。如果椎体锥部骶髓损伤或椎体神经根损伤,则出现尿失禁,膀胱排空需要通过增大腹压(手工挤压腹部)或导尿管排空。便秘和失禁的症状也是一样的。

4.当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平面下远侧脊髓的运动或感觉仍有部分存在时,称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有下列几种临床类型:

(1)脊髓前侧损伤:表现为自主运动,痛觉消失,在损伤平面下。因脊椎后柱无损伤,患者触觉、位觉、振动、运动及深压等感觉良好。

(2)脊髓中央性损伤:常发生于颈髓损伤。主要表现为上肢有运动障碍,下肢有运动功能或有运动功能障碍,比下肢严重;腱反射在损伤平面消失,损伤平面下的腱反射亢进。

(3)脊髓半侧损伤综合征(Brown-SequardsSymdrome):表现为对侧疼痛温觉在损伤平面以下消失,运动功能、位置觉、运动觉以及同侧两点辨觉丧失。

(4)脊髓后部损伤:表现为深度感觉、深压觉、位置觉丧失在损伤平面以下,而痛温觉和运动功能完全正常。常见于椎板骨折的病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hjm.com//kcyzl/148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