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就像一场噩梦
“这一切就像一场噩梦,太可怕了!”回想起当时受伤的情形,正在住院养伤的刘师傅依然心有余悸。
日前,一场意外,使得一根长两米多、粗1.5厘米的钢筋从背部肩胛骨贯穿胸壁,穿透了刘师傅的身体,情况十分危急。医院医护人员紧急施救,将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钢筋坠落穿透男子身体刘师傅今年38岁,是一名建筑工人。12月5日早上8时许,他像往常一样在一处建筑工地劳作,没想到危险突然从天而降——一根长两米多、粗1.5厘米的钢筋从楼上掉下来,当场穿透了他的身体。横祸从天而降,让在场的工友都惊呆了。只见长长的钢筋完全穿透了刘师傅的身体,从他的右侧背部肩胛骨贯穿胸壁,然后从右前胸部穿出。此时的刘师傅痛到说不出话来,坐在地上难以起来。短暂的惊慌失措后,工友们马上拨打急救电话。
钢筋过长患者无法上救护车接到求救电话后,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随救护车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两米多长的钢筋,甚至让刘师傅无法坐上救护车。为此,工友搬来切割机器,在确保刘师傅安全的情况下,把钢筋锯断了一截,然后将其送上救护车。
▲钢筋从背部肩胛骨贯穿患者胸壁
一路上,救护车拉响警报,医院。医护人员一边观察刘师傅的生命体征,给予心电监护、吸氧、静脉补液等,医院汇报患者受伤时间、预计到达时间等情况,以提前做好急救准备。
医院后,急诊科立即开通绿色通道。“患者钢筋贯穿身体,体内器官、重要血管不知道有无受到损伤,必须进行影像学检查,为下一步诊疗提供依据!”在副院长章光华的指挥下,多个相关科室会诊并制定抢救方案,手术室、放射科、检验科一律开通绿色通道,优先为患者安排检查等各项事宜,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消防官兵协助再锯钢筋“注意!不要随便移动患者!”外四科主任李春华是外伤方面的专家,接到救治任务后,他仔细观察、了解患者的情况后叮嘱。患者因钢筋贯体而出,在不明情况下如果钢筋稍有移动,可能造成二次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需要立即进行检查,看看钢筋有没有伤到脏器和血管,然后再制定治疗方案。
为了方便患者进行检查,医院,将还剩1米多长的钢筋在身体前后适当位置再锯断了一截,然后马上送到放射科进行检查。幸运的是,经过一系列检查,发现钢筋并未贯穿刘师傅的胸腔内脏器组织以及腋下重要血管。
▲医院为患者再锯断一截钢筋
医生托举患者麻醉取出“凶器"当天中午12时,刘师傅被送入手术室。这时,难题来了,由于钢筋的存在,患者无法平躺,给麻醉医师带来了较大的麻醉难度,怎么办?“来,我们把患者右侧抬高30度,让后背的钢筋悬空,完成麻醉操作!”“1、2、3,起!”为了麻醉的顺利进行,给手术争取时间,参与救治的外四科医生李嘉慧托起患者身体右侧防止钢筋移动,从而使麻醉师完成了气管插管、静脉插管的麻醉操作。随着麻醉的完成,手术马上开始。
通过胸腔镜探查患者胸腔,医生们发现钢筋未进入患者胸腔,只是靠近肋骨穿了过去。然而,如何将钢筋安全取出成了一个难题。虽然术前检查未见到钢筋穿透重要血管,但在取出时如果稍有不慎,仍有可能会面临大出血的情况。
▲医生全力抢救患者
“我来取吧,你们注意观察!”对此,李春华顶着巨大压力,谨慎而缓慢地来回旋转、松动钢筋,同时稍用力往前拔。从松动到0.5厘米、1厘米、2厘米,一直到整个钢筋从身体内取出,李春华都是屏住呼吸,谨慎而缓慢地进行。这时,手术室现场的空气也仿佛凝固了一般,医护人员都紧紧盯着李春华手上的钢筋,期望一切顺利。“太好了,患者脱险了!”当钢筋最后1厘米拔出时,患者伤口处也未见明显的出血迹象,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从患者身体内取出的钢筋
目前,刘师傅康复情况良好,预计一周左右就可以出院。李春华表示,患者此次能化险为夷,医院迅速开启了绿色通道,并组织多学科专家会诊,制定了完善的手术方案,为抢救患者赢得了时间,创造了条件。
专家推荐李春华
主任,博士,擅长先天性心脏病和心脏瓣膜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掌握各种肺部肿瘤、食管、纵隔肿瘤的诊断与外科手术,熟练掌握胸腔镜技术,开展胸腔镜微创手术;熟练掌握各种乳腺良恶性肿瘤外科手术。
出诊时间:轮值
出诊地点:门诊五楼()
医生简介李嘉慧
住院医师,莫斯科国立谢东诺夫第一医科大学毕业,心胸外科硕士,擅长各种肺部、肋骨骨折、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纵隔及乳腺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
出诊时间:轮值
出诊地点:1号楼门诊五层室
文章来源:江门日报
通讯员:李嘉慧
指导:外四科李春华
编辑:黄玉妍刘森
审核:李春华
长按识别图中 医院:点击即可发起免费咨询
医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hjm.com//kcyzl/16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