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大医院心血管介入中心手术室里,不到30分钟,一场挽救心脏命门的手术已经完成。释放这个命门的,正是浙大二院党委书记、心脏中心主任王建安教授。

如果把心脏比喻为一间房子,主动脉瓣膜就是连接心脏和大动脉的一扇门。这扇门如果打不开或是关不拢,心脏就会“罢工”,会带来比恶性肿瘤还可怕的影响。

这场手术的患者是76岁的刘丽芳(化名)。两年前开始,她总是胸闷、气结,没走两步就会没力气,晚上也无法躺平,否则会感到呼吸困难。

医院检查,被确诊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那扇“门”变得很厚,非常不容易打开。她的心脏每一次向全身输送血液,都会受到巨大阻力,很难将血液打出去,全身都处于相对缺血的状态。

家人再三斟酌,最后从甘肃来到杭州,慕名找到王建安教授进行手术。手术中,医用显示器上的心脏瓣膜,像一只刚出蛹的蝴蝶,展开了它新生的翅膀。

王建安为老人进行的这种手术,不需要打开胸壁,剖开心脏,让心脏停跳,也不需要两个星期的漫长等待才能出院回家。手术完成当天,刘丽芳最快只要四个小时就可以活动,第二天就可出院。唯一显示这场手术存在过的证据,是她腿上那一道不会留下疤痕的小伤口,以及心脏中那片小小的,正在不停开合的瓣膜。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刘先宝说,这次手术比预期还要快。除去准备工作,真正做起来,其实只需要十几分钟。

我国每年约有20万新增主动脉瓣膜病变的患者等待治疗。其中,不适宜外科手术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大概有4至5万人,很大一部分为老年患者。这十几分钟的背后,是长达十年的努力。

如今,治疗变得越来越好,病人也恢复得越来越快,但这还不足以让他停下脚步。王建安教授表示,心脏瓣膜的治疗,还有一小部分特别复杂的情况,没有完全找到合适的方案。二尖瓣、三尖瓣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攻克。他还在继续攀登,继续攻克这些难题。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hjm.com//kcyzl/1697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