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最近因为新产品上线的缘故,吃饭基本上饥一顿饱一顿中度过,然后本宝今天悲剧的中枪了,早上起来开始觉得乏力,左边肋骨下方隐隐作痛,作为一个移动医疗的从业者第一时间选择了一家问诊平台:提问--自动分诊--问医生。
结果:
医生花了差不多是个问题详细的问了我的疼痛症状,有没有恶心、是否骨头疼、皮肤有没有红肿,在经过差不多二十分钟的来回交流后,给了一个去做彩超的建议,判断一下是否是肾结石。
然后我问医生我这个是否有可能是肠胃炎,医生回复一句也有可能是肠胃炎,就没有然后了,看了一下医生资料已经在线做了多单问诊,好评率90%以上。
道理都懂,可是这次服务体验我有点小失落。
第二问:
过了三十分钟本宝宝头痛开始取代肋下痛,头痛的像个被念了紧箍咒的孙猴子,还有恶心的症状,不甘心的我再次发起了提问,主诉头痛恶心被分诊到了神经内科,这次的医生非常干练,三五个问题后问明了症状给我开了一个左氟沙星和布洛芬止痛。
有些症状因为涉及到个人隐私这里就不再赘述,这里分享一下我的就诊感受。两次问诊其实我最想得到的是一个关于我病痛的准确判断,实际上这两次的诊断均是医生针对个人专业方向给出的诊断,可能有的跟实际情况还相差甚远。跟我之前的几次问诊经历很像,双方都认真的想要解决问题,但是在问题的结局上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的火候,就是这一点点的差距让人觉得不满足、不舒服、不满意。
我想每个下在线问诊订单的用户想法其实很简单:医院排队,在家躺在床上就能解决问题,一站式的问题解决,不需要问完还要去问第二个或第三个人,医院。然而这次的体验显然没有达到预期。
再次思考移动医疗所谓的轻问诊究竟是病情的轻重,还是解决问题的深度?
欢迎来评论区说说你的见解,点赞的都是坏银。
听说有趣的人都鍖椾含涓尰闄㈣兘娌荤枟鐧界櫆椋?鍖椾含鍝噷鏈夋不鐤楃櫧鐧滈鍖婚櫌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hjm.com//kcyzz/9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