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饭不吃,午饭乱吃,晚饭大吃;爱喝冰镇饮料、爱吃油腻咸辣的食物……是不是你的常态?
脸色黄、眼袋大、口臭;便秘、睡眠不好,常觉得累……是不是你的现状?
五一假期一结束,不少人都恢复了熬夜、久坐,饭后挺着肚子坐在工位上一动不动的工作状态。
吃多了就腹胀,少吃了肠胃也并不通畅,肚子大、肚子胀,不消化……
在你没注意的时候,你的脾胃其实已经“受伤”了,尤其是有这些表现的人↓↓
头重如裹
面色发黄
口水多
嘴唇出现异常
口气重
舌苔中部厚腻
肌肉松弛无力
没有食欲
未进食也腹胀
脾胃伤,百病生夏天是脾胃最为脆弱的时候。一个人脾胃功能的强弱,直接关系着他的生命盛衰。脾胃虚弱的人,说话无力,身体羸弱,疾病丛生。
中医认为人体的气血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
脾胃若正常运转,则人体能时时得到营养的补充,获得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脾胃若受损失调,身材走样事小,长期如此,就可能出现容颜憔悴、气血亏虚等状况。
如果把长寿比喻成盖房子,护好脾胃就是打地基,根基不牢,身体各个部分得不到滋养,自然就会出现“枯萎”。
脾胃乃“后天之本”,要想身体好,必须要重视脾胃的养护。
调节脾胃,常做这个动作中医认为,调养脾胃的关键,是要顺应各脏器气机的变化规律。
胃气主降,脾气主升,说的是食物经胃部腐熟,需要下行进入小肠来进行下一步的消化吸收,脾气则把食物精华上输于肺,再输布于其他组织器官。
通过脾胃升降有序的运化,全身才能得到足够的滋养。
八段锦中记载的单举手臂这个动作,正是利用这一机理,对于调节脾胃很有用处。
做法:
1.站好,两腿膝盖稍微弯曲,两只手掌心向上,捧在小腹前。
2.左手翻掌,往上举,右手翻掌向右胯的旁边下按。
3.两掌一上一下撑开,同时两腿站直,把整个身体拉伸开。
4.一次维持2秒即可,两手回到原来的状态,合于小腹前,全身放松。
5.一套完成后,换为右手来一遍,重复30次。
注意事项:手臂上举时要缓缓吸气,小腹微收,而手臂下落时要慢慢呼气,小腹微松。
养护脾胃,常吃这些1
健脾粥
将党参(或西洋参)3克,山药12克,陈皮3克,薏苡仁10克,芡实5克,粳米(或小米)30克,一起熬煮成粥。
功效:粥中党参(或西洋参)可以补气以生津,从而达到补益脾胃之功,山药、薏米、芡实是补养气血三宝,三者同气相求,都可健脾益胃,在《神农本草经中》中都被尊为上品。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以脘腹胀满,食少吐泻之症最为相宜,粳米富含丰富的蛋白质以及多种营养成分,可以养阴生津、除烦止渴,健脾养胃。
2
益脾饼
白术30克,干姜6克,大枣克,炒山楂10克、鸡内金15克,面粉克,植物油、食盐各适量。
做法:将白术、干姜用纱布包扎好,放人锅内;下入大枣,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后用小火熬煮1小时左右,除去药包和大枣核,留汤备用,把枣肉搅烂成枣泥待用。将鸡内金研成细末,与面粉混合均匀,再将枣泥倒入,加入药汤适量,和成面团。将面团分成若干小剂子,做成薄饼,用小火烙熟即可。
功效:健脾益气,开胃消食,是脾胃同调的饼干食物,可以给小孩当零食吃,适用于食欲不振、食后胃痛、慢性腹泻、慢性肠胃病等患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