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蔹Bailian

  《神农本草经》

  为葡萄科植物白蔹(Ampelopsisjaponica(Thunb.)Makino)的干燥块根。产于华北、华东及中南个省区,广西、广东也有生产。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及细根,洗净,切成纵瓣或斜片,晒干。

  性能:苦、辛,微寒。归心、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敛疮生肌。

  应用:

  1.疮痈肿毒,瘰疬痰核。

  本品苦寒清泄,辛散消肿,故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敛疮生肌、消肿止痛之效。内服、外用皆可。用治热毒壅聚,痈疮初起,红肿硬痛者,可单用为末水调涂敷患处,或与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同煎内服,以消肿散结;若疮痈脓成不溃者,亦可与苦参、天南星、皂角等制作膏药外贴,可促使其溃破排脓;若疮疡溃后不敛,可与白及、络石藤共研细末,干撒疮口,以生肌敛疮,如白蔹散(《鸡峰普济方》)。若用治痰火郁结,痰核瘰疬,常与玄参、赤芍、大黄等研末醋调,外敷患处,如白蔹散(《圣惠方》);或与黄连、胡粉研末,油脂调敷患处,如白蔹膏(《刘涓子鬼遗方》)。

  2.水火烫伤,手足皲裂。

  本品苦寒,既能清解火热毒邪,又具敛疮生肌止痛之功,故常用治水火烫伤,可单用本品研末外敷(《备急方》);亦可与地榆等份为末外用。若与白及、大黄、冰片配伍,还可用于手足皲裂。

  此外,本品尚具清热凉血、收敛止血作用,常与生地黄同用,治疗血热之咯血、吐血;单用捣烂外敷还可用于扭挫伤痛等。

  用法用量:煎服,4.5~9g。外用适量,煎汤外洗或研成极细粉末敷于患处。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不宜服。不宜于乌头类药材同用。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痈肿疽疮,散结气,止痛,除热,目中赤,小儿惊痫,温疟,女子阴中肿痛。”

  2.《本草经疏》:“白蔹,苦则泄,辛则散,甘则缓,寒则除热,故主痈肿疽疮,散结止痛。……总之为疔肿痈疽家要药,乃确论也。”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有粘液质和淀粉,酒石酸,龙脑酸,24-乙基甾醇及其糖苷,脂肪酸和酚性化合物。

  2.药理作用:白蔹有很强的抑菌作用,并有很强的抗真菌效果。所含多种多酚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肝毒素作用及很强的抗脂质过氧化活性。

  3.临床研究:据报道,用白蔹研末装入胶囊,每粒0.3g,每次服6粒,每日3次,治疗急、慢性菌痢例,有效率分别为96.55%、91.66%(《中西医结合杂志》,8:);用白蔹、白及各30g、大黄50g,焙黄研粉加入冰片3g,蜂蜜调匀,外用,治疗手足皮肤皲裂55例,总有效率94.5%(《中药现代临床应用手册》:)。此外,白蔹外用,对扭挫伤和皮肤化脓性感染,效果均较好。

温馨提示:上文中所提及药方和中药,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应用,切勿擅用。

本文摘自《中药学》,由彭鑫博士工作室编辑整理提供。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医院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大使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hjm.com//kcyjg/1010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