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典型病例介绍

1.基本情况:张某,女,46岁,发现左乳肿物2月余

查体:双乳对称,左乳外上象限触及一大小约3*2cm肿块,距乳头约4cm,质硬,轮廓不规则,活动度差,右乳及双侧腋下未触及明显异常

2术前评估

A.乳腺超声提示:左乳外上象限2-3点钟方向,距乳头42mm处探及大小约23*11*12mm低回声结节,界限欠规则,内部回声欠均匀,见细小点状回声,BI-RADS-4a;双侧腋窝未见明显异常淋巴结

B.乳腺钼靶提示:左乳外上象限不规则肿块影,边界不清,大小约3.1*2.0cm,BI-RADS-4B

C.乳腺核磁提示:左乳外上象限见类圆形结节状异常信号影,约17*13mm大小,边缘分叶,见毛刺征,TIC曲线呈流出型,BI-RADS-5类

肝、肺、骨等远处器官未见异常

D.左乳肿物穿刺病理,提示:(左乳)浸润性导管癌

3.诊断:左乳癌

患者有保留乳房、保腋窝术的意愿,但是无法接受术后辅助放疗及相关并发症,最终拒绝。充分沟通相关手术方式后,患者意愿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侧胸壁脂肪筋膜肌肉瓣I期重建术

4.术中情况

A.术前划线

B.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

C.制作侧胸壁脂肪筋膜肌肉瓣

D.重塑乳房外形

E.术后修复效果

F.术中病理结果

成功的实施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侧胸壁脂肪筋膜肌肉瓣I期重建术

(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侧胸壁脂肪筋膜肌肉瓣I期重建术

1.应用背景

乳房是女性美的标志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女性对美的追求更加突出。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乳腺癌根治术后乳房的缺失困扰着广大乳腺癌患者;因此,肿瘤整形外科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乳腺外科领域中,即刻或延期乳房整形成为乳腺外科发展的趋势。乳房整形材料可选择植入物乳房重建,也可以选择背阔肌、腹直肌皮瓣等自体组织,此外还可以选择假体联合自体组织乳房重建。东方女性乳房体积相对西方女性偏小,特别是35岁以上体型偏瘦女性,乳房扁平尤为明显,对于这部分患病人群利用假体或背阔肌皮瓣、腹直肌皮瓣重建乳房受手术适应症、手术高费用、手术复杂费时等不利因素影响,限制了临床应用。

鉴于此,王圣应主任把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侧胸壁脂肪筋膜肌肉瓣乳房修复整形有机的结合起来对乳房进行重建,获得了较好的美容效果。

2.侧胸壁脂肪筋膜肌肉瓣的由来

脂肪室的概念最初由Schaverien教授提出,脂肪室解剖结构的存在为侧胸壁脂肪筋膜肌肉瓣提供了解剖学基础。侧胸壁区域包含有独特解剖界限的脂肪室,使得侧胸壁轮廓曲线自然圆润。乳腺切除术后由于乳腺组织、乳房外侧壁、乳房侧象限、胸外侧室之间的组织平整一致性丧失。侧胸壁脂肪筋膜肌肉瓣由前锯肌和背阔肌及肌肉浅层的筋膜脂肪作为组成材料,其相对瘦薄,组织切取后对前锯肌和背阔肌的功能影响小。侧胸壁脂肪筋膜肌肉瓣是具有筋膜、皮下组织和部分肌肉组织的轴型瓣,具有恒定的血供。主要依靠胸背动脉及胸外侧动脉肌皮穿支和内侧的筋膜支,血管间丰富的交通吻合支保证了组织瓣的血供,这些血管分支分布位置变化多样。

3.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侧胸壁脂肪筋膜肌肉瓣I期重建术的优势与适应症

侧胸壁脂肪筋膜肌肉瓣与既往植入物、TRAM皮瓣、LDMF皮瓣相比,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效果确切、外形良好、手术费用少、手术并发症少等特点。东方女性乳房体积偏小,特别是35岁以上体型偏瘦、乳房扁平的女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在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后采用侧胸壁脂肪筋膜肌肉瓣转移修复重塑乳房外形,既达到了患侧乳房与对侧乳房对称的美容效果,同时又为患者节约了元左右的医疗费用。随着更多患者对这一术式的认知了解及女性自身美容要求的提高,将有更多女性人群愿意接受这一术式。这将给广大女性乳腺疾病患者带来重新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及中华乳腺病杂志上,获得省内多项基金资助)。

①王圣应,洪士开,郑绪才,等.侧胸壁脂肪筋膜瓣在乳腺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9(5):-.

②洪士开,王圣应,刘松,等.侧胸壁脂肪筋膜肌肉瓣在乳腺癌术后即刻乳房成形中的应用.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5(5):-.

③早期乳腺癌皮下切除术后同侧腹直肌肌皮瓣Ⅰ期乳房重建的临床应用研究(省卫生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A95--02))

④早期乳腺癌乳头乳晕复合体癌浸润的临床病理学研究(蚌埠市科技局资助-18)

⑤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Ⅰ期假体乳房再造的临床应用研究(省卫生厅临床应用项目B)

⑥《侧胸壁脂肪筋膜肌肉瓣在乳腺良恶性疾病术后乳房修复整形中应用的研究》年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资助项目

王圣应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工作单位:医院、医院西区

头颈肿瘤外科主任、乳腺中心主任

临床工作简介

熟练掌握肿瘤外科(头颈部肿瘤、乳腺肿瘤等)的临床诊治工作。尤其擅长甲状腺癌、胸骨后甲状腺肿物、头颈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的修复等外科手术;重点开展早期乳腺癌保乳、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改良根治I期乳房再造(腹直肌肌皮瓣、假体、侧胸壁脂肪筋膜肌肉瓣)等临床研究。

学术任职

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乳腺外科医师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甲状腺外科医师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安徽省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安徽省外科学会委员、甲状腺乳腺外科学组组长

安徽省肿瘤学会委员、内分泌肿瘤外科学组组长

安徽省医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医院联盟头颈部肿瘤、乳腺肿瘤专家组专家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等多种医学期刊编委

科研能力

发表论文90余篇;参编研究生教材《肿瘤学概论》一部

近年来主持开展省、市级课题十余项

制作教学光盘(手术录像)两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颈淋巴结清扫术”

获奖情况

安徽省政府科技进步奖四等奖一项

安徽省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一项

安徽省蚌埠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

任扩军

赞赏

长按







































中药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泉州白癜风医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hjm.com//kcyjg/116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