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一个问题:说出一种你最害怕的疾病。相信很多人的答案都是——癌症。
几乎所有人都有过“认识的人因癌症去世”的经历。在癌症面前,人是如此地渺小、被动。
下面就给大家讲讲
5种高发癌的早期预警信号
5种高发癌早期信号
1、肝癌。肝脏可以说是个“哑巴”器官,癌变后早期症状隐匿,很多人发现不对劲时,已经到了中晚期。所以一旦出现这些“苗头”,一定要重视起来。
①消化道症状胆汁分泌异常,可能引起胃口不好、吃东西后经常感觉腹胀不舒服、恶心、呕吐等症状。②鼻腔和牙龈反复出血肝功能受损,可能出现出血倾向和贫血,比如鼻腔、牙龈出血、呕血、黑便等。③右上腹反复疼痛表现为间歇性、持续性右上腹钝痛或刺痛。肝脏痛感神经不敏感,出现疼痛时,一般表明肿瘤开始变大了。2、胃癌。“肝是哑巴,胃是喇叭”,胃癌症状并不隐匿,为何也被忽视?这是因为,很多症状与胃炎、胃溃疡等良性胃病比较相似,极易混淆。①不能缓解的上腹部不适。包括进食后胃部出现闷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且多数没有诱因,口服药效果不好。②反酸、烧心。胃癌会降低胃的蠕动功能,导致进食后胃酸可能随着食物反流回食道,引起反酸、烧心。③便血或大便明显变黑。④不明原因的贫血。胃癌可能导致胃部出血,同时造成黑便和贫血。3、胰腺癌。胰腺癌有“癌王”之称,难发现,恶性度高。胰腺深藏在腹腔后部,接近胃肠,癌变早期,同样容易被误认为是普通胃病。①黄疸。癌肿发生在胰头部时,压迫到胆总管及其开口处,于是很早就出现黄疸。表现为茶色尿、陶土色便、皮肤瘙痒等。②左上腹隐痛、腰背部疼痛。如果癌肿发生在胰体、胰尾部,那么很早就会出现与饮食无关的腹痛。③消化不良、厌食。4、肺癌。肺癌表现有时不在“肺”。许多人以为得了肺癌一定会出现咳嗽、咯血、气喘胸痛等“肺部”症状,结果延误了病情。①发热。表现为长期低热,体温在38摄氏度左右,以午后为多见。②声音嘶哑。当肿瘤侵犯淋巴结,压迫喉返神经,引起声带麻痹时,会出现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症状。如果突然出现喑哑,一定要及时就医,千万不可简单断定为嗓子发炎。③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肿瘤细胞会沿着淋巴循环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的淋巴结,而锁骨上淋巴结较为表浅,最容易被发现。④头面部水肿。当上腔静脉受肿瘤侵犯时,静脉的回流受阻,会出现头面部水肿、头晕。5、结直肠癌。早期肠癌治愈率高、治疗效果好,但我国肠癌的早期发现率约有10%左右。①排便习惯改变。比如之前排便很规律,但近期拉肚子或便秘的情况却十分频繁;或是之前一天只排便一次,如今却要一天数次。不要以为只是简单便秘、拉肚子,医院做检查。②血便。在粪便通过癌变肠道时,会摩擦病灶表面,引起血便。很多人会简单断定为痔疮。Tips:痔疮引起的便血,鲜血一般会在大便时滴入便池里,肠癌便血,则会与粪便混在一起。③粪便变细,排便不爽。若靠近肛门的位置发生癌症,那么肠道会变窄,粪便不易通过,导致粪便变细或便秘,总是感觉想排又排不干净。④持续腹泻。腹泻与便秘可能交替、反复发生。关于预防:防微杜渐是关键
1
1、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不抽烟,少喝酒,合理饮食,远离不干净或有污染的环境
2、早期症状要及时治疗
对于早期的疾病,应该积极治疗。比如说食管炎、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这些炎症,及早的进行治疗,可以预防它向癌症发展
3、疾病与生命的正确意识
一个正常的心理状态非常重要,好多患者原本病情不重,可能处于很早期,甚至不是癌症,但被恐惧的心理支配以后,反倒加快了疾病进程,这就是被吓死的。
所以,面对疾病和生命,一个正常的心理状态非常重要!
4、千万不要熬夜
如果亲人患这4种癌你要注意
1
1、肝癌。父母得了肝癌,子女是一级预防对象
如果父母被查出肝癌,子女可是一级预防对象,因为乙型肝炎病毒的垂直传播,易造成肝癌的家族聚集倾向,更何况在我国,相当大比例的肝癌患者来自乙肝。特别是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其后代一定要多注意、早排查。
家有肝癌患者,其子女无论身体好坏都要进行1次全面的肝脏检查。如果突然出现不明原因消瘦、右侧肋下疼痛、眼周围发黑、乏力等症状时,医院排查肝癌。
2、乳腺癌。有明显遗传倾向,特别是直系亲属
乳腺癌有明显遗传倾向,特别是直系亲属间遗传的可能性很大。一般来说,母亲得乳腺癌,女儿得乳腺癌几率要比其他女性高出约2~3倍。当一位患者具备这样的家族史并且发病年龄较轻,比如三十岁以前就患病,尤其是双乳癌,这种情况应高度怀疑为家族遗传性乳腺癌。
3、胃癌。部分胃癌有遗传倾向
很少有人注意到胃癌的遗传特质,但部分胃癌是有遗传倾向的。胃癌当中有约5%~10%属于遗传性胃癌,其中比例多的要数遗传弥漫型胃癌。一般认为,如果一个家族中,一代或两代人中至少有两人患病,而且一人患病年龄小于50岁,所有患者均为弥漫型,就可考虑遗传性胃癌。如果处于这样家庭,那就千万要小心了。
4、肠癌。20%~30%肠癌患者有家族史
20%~30%的大肠癌患者有各类癌症的家族史。特别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是遗传性大肠癌的一种,表现为大肠内发生少则几十个多则成千上万腺瘤性息肉,死亡率较高。
大约50%的患者在10~15岁大肠内开始长息肉,若不及时干预,会衍变为结直肠癌。因此要想避免“遗传”肠癌,先要查查家族中有没有亲人得了结肠息肉病。
医院肿瘤科专家王鸣提醒:身体出现异常时,千万别不当回事。上面这些信号,是发现早期癌症的重要线索,万万不可大意。
专家介绍
扫码查看专家出诊时间
咨询
文/慧图/梅摄图网
推荐阅读:
生病了,该看什么科?医院各科擅长哪些病(快速搜索)
点下方“阅读原文”,在线咨询、预约挂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