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人活一口气”,
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
其实这口“气”来自于——脾胃!
中医有言: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意思是,脾胃负责转运吸收人体所需的营养,并散布到全身,称得上是推动全身血液循环的第一动力。
但是,随着大家的饮食越来越丰富,脾胃受伤的人也越来越多,如果你的“嘴巴”出现这6种迹象,最好检查一下,可能已经中招了。
如果有这六大表现
说明脾胃开始受伤!
①“唇四白”异常脾胃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嘴巴可以反应出脾胃的好坏。“唇四白”就是嘴唇的周围白色的肌肉,嘴唇嘴外一圈,大约1毫宽。
唇四白不明显的人,是脾胃的功能减退,而出现干黄的人,则是脾胃虚弱者,如果唇四白发黑,发紫是典型的脾虚湿盛的表现。
②嘴角生疮
生活中很多人总是嘴巴起泡、生疮,唇、舌、上颚等口腔出现问题,这都是脾虚湿气淤阻,或是胃火过旺引起的。
③唇舌肥厚唇肿也是脾胃失调、功能下降导致的,《素问·五脏生成篇》记载:“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胃火过旺,脾受灼,就会出现唇肿问题。
胖舌头:舌头肥大是湿气过重的症状,而脾脏是代谢湿气的脏器,表现脾胃的功能下降。
④口干唇燥正常人的嘴巴是光滑,湿润,唇色淡红色,如果嘴巴总是干裂,脱皮,甚至出现裂口,说明脾胃的消化功能异常,也是由于脾胃积热上冲导致嘴巴干裂,干痛的出现。
⑤流口水《内经》中指出,“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
而涎就是津液,口水,当脾脏功能不足时,不能布散津液,导致流口水,有的是在睡觉的时候。
⑥口臭有时早上起床口中会有一些异味,但是如果平时总是出现口臭,那小心是胃脏的消化功能减弱,消化不良导致。
胃脏出现异常,导致食物代谢异常,有毒有害的废物长期的储存在胃中,导致口臭,并且患有幽门螺旋杆菌的人,也会伴有口臭的症状。
健脾的方式既可以是补脾,
也可是祛湿、化痰、
利水,消食、行气等。
很多人一坐就是一整天,
除了改变生活方式,
我们吃些什么能够健脾养胃呢?
一养胃小米鸡蛋饼
准备小米,面粉,鸡蛋。提前把小米在清水里浸泡两个小时,把小米煮熟以后打成浆食用,用过滤网把小米浆过滤一遍,打入一个鸡蛋,用筷子搅拌均匀撒入面粉。把平底锅烧热,刷一层油转小火,用勺子把做好的面糊舀起来,倒入锅里边形成圆形,熟了就可以吃了。小米能起到养胃的作用,非常适合胃不好的朋友吃。二米仁莲子百合粥准备米仁,莲子,百合,粳米,红糖,把以上食材全部洗干净以后,加入少量水煮开再加入粳米,小火煮稠,加入少量红糖调味。此粥具有补虚健胃的养生功效,可以改善肠胃功能,滋补身心。
三粳米白萝卜粥准备白萝卜,粳米,红糖,盐,味精,把白萝卜洗干净,切片加水煮半个小时,再把洗干净的粳米用大火煮开,转小火煮至浓稠,用红糖,或盐味精调味。此粥可以起到健脾化痰的作用。
四红参苓术炖牛腱
红参、云苓8克、白术3克、牛腱克、姜片适量。将牛腱洗净切片,再与洗净的药材一起放进炖盅内,加清水毫升,隔水炖2小时即成。
营养分析:红参味甘微苦性平,能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凡气血津液不足之症皆可应用。云苓味甘淡性平,健脾利水,宁心安神。白术味甘微苦,性温,健脾燥湿、利水、安胎。牛腱性平味甘,能补中益气。
适用人群:脾胃虚弱所致的胃脘胀痛、腹痛泄泻、食欲不振者,病后体弱、营养不良者。
五扁豆苡米炖鸡脚
鸡脚克、扁豆10克、苡仁10克、云苓6克、生姜1片。将鸡脚去衣洗净飞水,再与洗净的药材一起放进炖盅内,加清水毫升,隔水炖2小时调味后服用。
营养分析:扁豆味甘性温,补脾而不腻,性温而不燥;苡米味甘淡、性平;而强筋骨之效以鸡脚为最。
适用人群:因脾虚湿重所致之胃肠炎而见大便泄泻者尤佳。
六红参石斛竹丝鸡
红参3克、石斛3克、竹丝鸡克、姜片适量。将竹丝鸡去毛洗净切块,再与洗净的药材放进炖盅内,加清水毫升,武火隔水炖2小时即可。
营养分析:红参能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石斛味甘性平,养胃阴、生津液、滋肾阴、润肺补脾除虚热。乌鸡治虚劳、消渴、滑泄、下利、崩中、带下等症。
适用人群:气阴两虚之人而见神疲乏力、虚劳烦热、口干舌燥、失眠多梦、崩中带下等症。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所有生命活动都有赖于脾胃的运行。若脾胃受损,即会多病减寿,小到感冒、大到肿瘤,都与它有关,所以在日常饮食中多吃些对脾胃有益的东西也十分重要。
看完点个“在看”支持下小编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