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18岁,因“双下肢乏力半年,行走不稳2月,加重5天”入院。
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下肢乏力,阵发性发作,无固定发作频率,每次持续数分钟后可自行缓解,未重视。2月前出现行走平衡不稳,踩棉花感,易跌倒。5天前进一步加重,感行走困难,触觉明显减退,不能感觉到鞋袜地面,摔倒1次,右踝扭伤。发病来小便正常,大便次数减少至1次/3天,无明显便秘,体重正常。
既往体健,发育正常,吸烟6年余,平均20支/日,偶有饮酒。
查体:T36.4℃,P81次/分,R18次/分,BP/92mmHg。高级皮层功能正常。颅神经查体正常。四肢肌容、肌张力正常,双下肢右侧屈髋4级,屈膝4,双侧踝背屈2级,跖屈3级,足趾背屈2级,跖屈2级,余肌力大致正常,双上肢腱反射++,双下肢膝反射和跟腱反射均未引出,双侧Babinski征阳性。双下肢位置觉、运动觉和振动觉减退,左侧L1-2脊髓分布节段触觉、痛温觉减退,右侧L1-3脊髓分布节段触觉、痛温觉减退,余浅感觉大致正常,复合皮层感觉大致正常。双侧闭目指鼻、跟膝胫差,闭目难立征阳性。宽基底、踩踏步态。
定位诊断
定性诊断思路:
患者青年男性,慢性病程,进展加重,定位于周围神经和脊髓的多部位损害,考虑营养障碍、晚发遗传、炎症、中毒等可能。追问病史患者补充长期大量笑气使用史,近期吸服剂量增加,考虑N2O中毒。
进一步辅助检查:
血、尿、粪常规、生化、电解质未见显著异常,血清铁蛋白测定正常,维生素B12、叶酸水平无降低(院外有服用维生素B12史),同型半胱氨酸30.9umol/L,肿瘤指标、甲功正常。
肌电图:
运动神经
感觉神经:
SSR反应:
NCV:右侧胫后神经末端潜伏期延长,CMAP波幅降低。右侧腓总神经未引出肯定波形。右侧腓浅神经未引出肯定波形。右侧腓肠神经SNAP波幅降低,感觉传导速度减慢。右侧正中神经、尺神经SNAP波幅降低,感觉传导速度减慢。双侧上、下肢SSR波幅下降。结论:1、上下肢周围神经损害(感觉运动纤维,轴索损害可能性大)2、上下肢皮肤交感反应异常。
脊髓MRI:
脊髓后索可见T2w倒“V”形高信号。
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附见脾脏体积增大。
综上,临床确诊N2O中毒导致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周围神经病。
N2O吸入可使人丧失痛觉、欣快发笑,并保持清醒,故称其为“笑气”,临床上常作为吸入性镇痛麻醉剂,用于外科和牙科领域;生活中可给饮料增添气泡、增加口感。大量夜店、酒吧将N2O压缩在气球或气罐中给年轻人吸食,使其获得欣快感。根据年全球药物使用数据显示,N2O在毒品(娱乐性药物)中排第七位,有48%的美国夜店顾客承认使用过N2O[1]。N2O过度使用的副作用主要由于其将VitB12一价钴不可逆的氧化为无活性的二价钴,排出体外,引起VitB12代谢缺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甲基丙二酸血症(机制见下图)
从而诱发脊髓病、脊髓神经病和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另外吸服N2O可能会诱发精神障碍,其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推测可能与四氢生物蝶呤合成增加影响单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合成率有关,另外缺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酸血症等也可能相关。在本例患者的CT平扫中,还可以看到脾脏体积的改变。反复使用N2O麻醉可诱导兔子脾脏CD4+阳性细胞数量的增加[2],在小鼠研究中发现其可导致脾脏粒细胞-巨噬细胞祖细胞(GM-CFC)和多能干细胞(CFU-S)数量减少,造成其造血功能改变[3],这些变化的机制不明,可能与脾脏体积的异常有关。另外尽管缺乏针对N2O的独立研究证据,但其和其他气体麻醉剂混合物可能会增加不孕、流产等风险,并造成遗传基因的改变[4]。
目前所能做到的治疗仅有vitB12的应用,伴随精神症状的患者加用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快速缓解症状,另外积极开展康复训练,大量吸服会造成不可逆的脊髓、神经损伤。
1.WinstockA,BarrattM,FerrisJML()Globaloverviewandhighlights.GlobDrugsSurvLondon,UK
2.NesekAdamV,MarinD,Popovi?M,etal()Theeffectofrepeatedsevofluraneandnitrousoxideexposureonimmunityinrabbits.VetArh88:37–48.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hjm.com//kcywh/13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