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肋骨骨折是胸部创伤中最常见的损伤,其外科治疗有近百年的历史,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肋骨骨折手术治疗变得简便易行且可取得良好救治结局,但在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手术指征不一致、医疗质量差异大等问题。目前已有的国内外专家共识着重于整体治疗决策和方案的指导,国外相关临床实践指南缺少近几年肋骨骨折手术治疗进展。为此,由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组织全国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遵循循证医学原则,本着科学性与实用性,制订了《创伤性肋骨骨折手术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版)》(《共识》),为创伤性肋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提供指导和参考。该共识已发表于近期出版的《中华创伤杂志》。
内容要点
《共识》对创伤性肋骨骨折的术前影像学评估、手术指征、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手术固定部位选择、内固定方式和材料选择及肋骨骨折常见合并损伤的处理等7个方面提出了建议。部分推荐意见如下:肋骨骨折术前常规行胸部CT检查,必要时行CT三维重建。连枷胸患者均应考虑肋骨骨折内固定术(surgicalstabilizationofribfractures,SSRF)治疗。非连枷胸肋骨骨折≥3根,断端移位可考虑SSRF;非连枷胸肋骨骨折伴重度疼痛且早期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可考虑SSRF。建议伤后3d内行SSRF;肋骨骨折合并胸部以外其他致命损伤时,采取损害控制外科原则优先处理致命伤和初期复苏,条件允许再考虑行SSRF,即3~7d内手术为宜。开放手术切口入路应根据肋骨骨折部位和胸壁解剖结构确定;尽可能采取胸壁肌肉保留技术。肋骨骨折(非连枷胸)应固定所有移位肋骨。肋骨骨折可使用解剖钢板、爪形钢板进行固定。肋骨骨折并发血胸和/或气胸(ml)且有指征行肋骨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建议SSRF中常规行胸腔探查。有明显胸壁肌肉损伤、缺损,存在肺疝出或肺疝出风险较大时,应考虑通过肋周固定来修补肌肉缺损。如果缺损不能修复,可用带蒂肌皮瓣和/或补片、网片等修复胸壁缺损。——原文:孔令文,黄光斌,易云峰,等.创伤性肋骨骨折手术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版)[J].中华创伤杂志,,37(10):-.DOI:10./cma.j.cn-0604-
编辑王丽责任编辑
左舒颖审核
王丽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年22期第5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