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

当你颈肩腰腿痛的时候,你的医院去看一下。这时医生根据检查报告让你休息观察或者手术治疗。这是以病理的角度看待运动损伤的常见方式。但这样可能会让一些运动爱好者不能再进行体育锻炼。一些推拿也只是治标不治本,时间长了“老毛病”又会再犯。有没有另一种方式来面对运动中的损伤呢?

讲座

近日,南京体育学院秦学林教授走进由南京市爱卫办、南京日报社、南京市职防院共同主办的“健康大讲堂”,为浦口区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剖析运动损伤的深层原因。

秦教授认为,运动中的损伤大多是软组织的损伤。身体的疼痛通常情况是关节之间的挤压和摩擦。这只是一个信号或者说是一个结果。

——真正的原因是肌肉力量的不平衡,动作模式出了问题。

比如低头族看手机时,头部达到15度时,颈椎承受12公斤的重量;30度时,颈椎承受18公斤的力量;60度时,颈椎承受27公斤的重量。时间久了,颈椎怎么可能不出问题?我们平常的走路,工作姿态,看手机姿态等都是一种运动,甚至超过平常的健身运动。所以运动损伤是有一个过程的。

锻炼的目的不单是为了追求“大肌肉块”或“瘦身”。真正的目的应该是追求肌肉的平衡,让长期发力紧张的肌肉得到放松,让弱小的肌肉得到锻炼。这就需要减少关节的挤压摩擦,纠正动作模式。

比如很多爱穿高跟鞋的女士,不正确的坐姿,站立时喜欢斜肩,走路时喜欢驼背等。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肌肉力量的不平衡。所以有些驼背的小朋友,家长让他把腰直起来。不一会儿他又驼背了。不是他故意驼背的,是由于长时间的驼背姿势,导致后背部分肌肉紧张,前胸部分肌肉松弛,肌肉拉着你驼背,背就直不起来。所以“针对性的运动”就是要将紧张的肌肉进行松解,将松弛的肌肉进行强化,使得肌肉得以平衡。下腰的疼痛,往往都是因为髂腰肌、竖脊肌过于紧张导致的。

仰卧起坐的传统姿势就是:两腿弯曲/伸直-双手抱头-用力坐起来。相信这是大家就经常采用的动作。然而如果长期这样做,重复弯曲运动给脊柱带来巨大压力,挤压椎间盘。最终导致椎间盘凸出,挤压神经,带来后背疼痛,将使得人体的背部、颈椎、臀肌部位受到伤害。

背部损伤:仰卧起坐使弯曲的脊椎受到地面的反作用力,会使运动臀屈肌,可能导致背部弯曲,脊椎受损,腹肌不发达者尤其容易受伤。臀屈肌拉伸太紧的时候,会牵扯下腰椎,从而造成背部不适。长期进行太多脊椎的屈曲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

颈椎损伤:紧抱头部过度用力,使颈部过度屈曲,很容易引起颈部肌肉拉伤,对身体尚未发育完成的初中生小学生尤为明显。

臀肌损伤:起坐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腹部肌肉的力量,但许多急于求成者过于用力,使腹肌收缩变为臀肌收缩,会形成臀肌的疼痛。

秦教授建议大家做仰卧起坐时,将脚翘起来。或者改用平板支撑进行锻炼。

起、坐皆预防

除了一些锻炼外,正确的预防也很重要。在汽车上尤其应该有良好的坐姿,捡拾或搬物品时要蹲下后再进行,不要弯腰进行。

部分素材来源南报网、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hjm.com//kcyzz/1401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