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呼吸节奏就像身体活动的“内力“,能保证身体摄入更多氧气。
呼吸训练结合了呼吸和运动过程,有助控制身体活动节奏,还调节了体腔内的压力来改变肌肉的紧张度。
当面对疫情带来的紧张和压力时,常做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节奏和身体感受,有助让身体放空、消除积攒的压力。
心理学家认为,每天做两次5~15分钟的呼吸训练,对减轻焦虑或早期惊恐症状很有帮助。
5组训练改善你的呼吸康复科专家推荐了一套呼吸训练操,帮助大家在摘掉口罩后调整自己的呼吸。
1腹式呼吸训练找个舒服的姿势坐着或躺着,将双手轻轻放在腹上感受腹部凹凸。
闭嘴用鼻深吸气,同时腹部慢慢鼓起;稍屏气或不屏气直接用口缓慢呼气,腹部慢慢放松。
过程中,你可以想象肚子里有个气球:吸气时,气球逐渐膨胀,撑起腹部;呼气时,气球逐渐缩小,腹部慢慢下落。
2缩唇呼吸训练缩唇呼吸训练也被称为吹笛样呼气。
先闭嘴用鼻子吸气默数“”,再把嘴唇缩小做吹笛或口哨样缓慢呼气,默数“456”。
呼气的力度以能轻轻吹动距离脸部30厘米的白纸为适度,缩唇呼吸可配合腹式呼吸一起应用。
3对抗阻力呼吸训练选取合适的气球,容量~毫升为宜。
先深吸气,再尽力把肺内的气体吹入气球,直到吹不出气体为止;每次3~5分钟,每天3~4次。
4吸气未停顿呼吸训练取坐位,缓慢吸气,在吸气结束时作一停顿,再慢慢呼气。
建议吸、停、呼的时间比例在1∶1∶2左右。
5上肢肌力训练上肢肌力训练,也是体能训练的一种。
双手举起重量约0.5~2千克的小哑铃(可用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代替),小臂向后拉,最好与大臂呈一定角度,连续拉10~20次,胸廓外展吸气,回拉时呼气即可。
口罩戴久为何会面部损伤长时间佩戴口罩后造成的局部皮肤、皮下组织的压力性损伤,属于一种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主要在长时间受压的部位出现,比如鼻部、面颊、颧部或者耳廓后面。
如何预防针对这个问题首先大家要注意预防,可以选择比较合适的口罩,比如宽边口罩局部压力就比较小。对于口罩样式的选择,可以选择系带式而不用耳挂式的,压力也会小一些。
如果是皮肤比较敏感的人,建议在使用前一定要阅读说明书,看看这个口罩里有没有皮肤容易过敏的成份。对于儿童,要由家长帮助选择大小和形状都比较适合的口罩,减轻对局部的压迫。
其次可以在每两到三小时以后适度变换口罩佩戴位置,减轻局部压力。如果口罩反复使用或者持续使用已经超过6小时,建议大家更换。
另外,可以在经常受压的部位提前使用预防性敷料,而且要定期检查皮肤,如果已经出现问题,要及时去处理。
皮肤压伤怎么办如果是轻度压痕一般不需要治疗,如果压痕比较重,或者出现了局部的皮下瘀血,可以选用一些能够改善皮肤血液循环的外用药膏,比如多磺酸粘多糖软膏。
如果皮肤问题进一步加重,出现了红肿和破溃,可以加用外用抗生素软膏。也可以在已经损伤的局部,适度使用创可贴或者医用敷料,避免创口进一步受刺激。
如果皮肤出现了变软、发白或者起皱等皮肤浸渍情况,主要是局部潮湿引起的,可以在佩戴口罩前使用含有氧化锌或者凡士林的润肤霜,这样可以减少汗液、局部摩擦对皮肤的刺激。
摘掉口罩以后,要清洁皮肤,适当地使用一些润肤剂,改善皮肤状况。如果损伤比较重,出现严重的感染医院就诊,寻求专业的帮助。
纵使口罩戴久了不舒服,但是大家还是要坚持下去!为了取得最后的胜利,大家还是要坚持戴口罩啊!中科体检,与您同在。
即使疫情汹汹,我们也绝不退缩!
从1月27日(大年初三)开始,中科总院始终保证至少一条检线正常运转。
在“新冠”肆虐的关键时刻,我们全副武装,严阵以待。
既努力满足大家体检需要,也坚定阻断疫情传播!
因为,我们是健康的守护者,
中科体检,祝您平安。
加油,南昌!
加油,江西!
加油,中国!
★特色中科★★本月活动★点击下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