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发了陈英医生关《于儿童常见疾病家庭护理误区》的讲座整理内容,今天丫头又去听了陈英医生《婴幼儿意外伤害急救措施》讲座。有妈妈说你不是考了AHA(美国心脏协会)的急救证书了吗?是的,丫头是考过了,可是兜爸没有学过呀,家庭教育也是很重要的。所以今天我完全是陪读。顺便整理资料时不时拿出来看看,避免时间久了忘了。
丫头真的建议每一位家长认真看看,因为事先学习一些急救措施,在意外发生的时候,真的是可以救命的。可以避免更多的悲剧发生。
不同年龄儿童常见意外伤害
?1岁以下婴儿中多见窒息、气道堵塞、烫伤、跌落等意外
?1-4岁儿童常见意外伤害是窒息、烫伤和意外跌落等
?学龄前儿童遇到的意外伤害多为交通事故、溺水等
气道阻塞的紧急救助
轻度气道阻塞
·孩子能自主呼吸,还能哭闹,说话和咳嗽
·良好的咳嗽反射能有效清理气道,不需要急救
气道阻塞,意识清楚
·解除异物阻塞
·一人在场,先急救2分钟,再拨打急救电话
·二人在场,一人急救,一人拨打急救电话
气道阻塞,意识不清楚
·心肺复苏
·一人在场,先急救2分钟,再拨打急救电话
·二人在场,一人急救,一人拨打急救电话
气道阻塞的紧急救助(1岁以内)
解除异物阻塞(拍背按胸法)
婴儿头朝下趴在救助者前臂上
用手托起婴儿的下颌和颈部
用手掌跟快速有力的向前拍击婴儿两肩胛骨之间5次
由于担心弄伤婴儿,施救者往往用力不足。即使受伤也比死亡好,用力过度比用力不足好。
气道阻塞的紧急救助(一岁以上)
解除异物阻塞(腹部推压法也叫海姆立克急救法)
·救助者站或者跪在孩子后面,使孩子紧紧贴近救助者
·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侧置于对方肚脐上方、远低于胸骨处,用另一只手抓住握起的拳头,然后快速向上冲击对方的腹部。
·连续推压,知道看见异物排出且对方能够呼吸、咳嗽、讲话或急救人员到场为止
·如果发现孩子意识不清,失去反应,立即停止,改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前,先将孩子放在平、硬的表面,并先检查口腔有没有异物。发现异物,则小心取出,没发现异物也不要盲目去掏
如果气道阻塞儿童的提醒庞大,可能无法完全抱住他的腰部,此时应采取胸部冲击发来代替腹部冲击法
·胸部冲击法,双手放在胸骨下半部,向正后方用力拉手,冲击对方胸部
心肺复苏(1岁以内)
·胸外按压:一岁以内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食指和中指垂直向下按压,按压深度为胸廓的1/3到1/2(约4cm),每次按压后,要让胸部回弹至正常位置,每分钟至少次。
·人工呼吸:压额抬颌,呈闻花香状,用口包住婴儿口鼻,一秒一次,中间相隔一秒,吹气过程中要观察胸廓是否隆起
通过按压胸部,你可以将血液泵向脑部和心脏。但如果按压太慢会导致血液供给不到心脏,按压太快则又会导致血液来不及回流。
30次胸外按压2次人工呼吸为一个循环,每次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之间,中断不能超过10秒。连续5个循环
如果可以,应将婴儿放在一个高度适中的结实的平面上,比如桌子。这会方便实施CPR(心肺复苏)
如果遇到婴儿失去意识:
·首先评估环境安全,确保现场环境安全
·检查婴儿是否有反应。拍打他的脚,呼叫他的姓名。如果不移动、不发声、不眨眼或不作答,说明失去意识
·务必让婴儿仰面平躺在结实的平面上。如果可能的话,放置于高于地面的位置
·去除多余衣物
·一人在家的话,先做5个循环的CPR(30:2为一个循环),再抱着孩子去打。二人在家的话,一人打电话,一人CPR,每5个循环换一个人直至赶到或者孩子恢复
·拨打后,应持续以30:2的比例实施CPR,直至婴儿出现反应或赶到接管为止
由于担心弄伤婴儿,施救者往往用力不足。按压很少会导致受伤,即使受伤也比死亡好。用力过度比用力不足好
心肺复苏(1岁以上)
胸外按压
·一手掌根部紧贴于胸部按压部位(胸骨下1/2段),另一手掌放在此手背上,两手平行重叠且手指交叉互握,稍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
·双臂应绷直,双肩中点垂直于按压部位,利用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压,儿童胸廓压缩应达到5cm,成人是至少5cm
·按压应平稳、有规律的进行,不能间断,下压与向上放松时间相等;按压至最低点处,应有一明显停顿,不能冲击式猛压或跳跃式按压;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部按压部位,但应尽量放松,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
推荐按压频率至少次/分钟,按压深度为使胸廓下陷前后径的1/3,才能使胸外按压时心脏产生足够的排出量来保证最低的有效灌注。
心肺复苏(一岁以上)
人工呼吸:
·压额抬颌,开放气道,呈闻花香状,捏住鼻子。
·自己先深吸一口气,包着孩子的口将气吹入,造成吸气。
·施救者嘴离开,将孩子鼻孔放开。一般看到孩子的胸廓有起伏就表示为有效的人工呼吸。
·吹气时间为1秒,停顿1秒留有换气,连续两次人工呼吸为一轮。
如果遇到儿童失去意识:
·首先评估环境安全,确保现场环境安全
·检查儿童是否有反应。拍打和呼喊“你还好吧?”。如果不移动、不发声、不眨眼或不作答,说明失去意识
·务必让患儿仰面平躺在结实的平面上。
·去除多余衣物
·一人在家的话,先做5个循环的CPR(30:2为一个循环),再去打。二人在家的话,一人打电话,一人CPR,每5个循环换一个人直至赶到或者孩子恢复
·拨打后,应持续以30:2的比例实施CPR,直至孩子出现反应或赶到接管为止
在拨打时,要尽量简明扼要的描述事件发生经过,你怎么处理的,所在位置的详细地址。一般在接线员准许你挂电话前,一定要保持通话。
回答接线员问题不会延误救助的到来。如果可以,应将电话拿到患儿身边,以便守着患儿给接线员通话
鼻粘膜血管破裂导致鼻出血,一般常见鼻出血至止血时间大约为5分钟。“民间神法”所说的举手、凉水拍、抬头、塞住,都是不对的,大多是你折腾一圈后,5分钟到了,所以血止住了,于是你觉得这个方法很神。
正确鼻出血做法:
·让患者取坐位,身体微微前倾
·捏住鼻翼两侧柔软的部位,按压5分钟,不要停止压迫查看出血是否停止。
·止血后30分钟之内不要剧烈运动
·止血后避免擤鼻子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即刻拨打:
·15分钟内没有止住出血
·出血量大,比如血液大量涌出
·伤者出现呼吸困难
如果孩子可以移动受伤部位,感觉有点疼,提示受伤不严重可以自己处理,严重损伤请及时就诊。
·休息,不要强迫移动受伤部位
·冷敷,受伤处盖上一层布,受伤后24-48小时内每隔2、3小时用冰袋隔着布冷敷一次,每次20-30分钟。
·抬高伤处,将受伤部位抬高,高于心脏,可以减轻肿胀程度
·压迫包扎,如果有条件,可以用弹力绷带加压包着受伤处。
红肿热胀都是第一时间冷敷,此时处于毛细血管急性扩张期,冷敷可以帮助收敛急速扩张的毛细血管。等过了这个红肿热痛的时期,才可以热敷,用热敷来帮助血管扩张,加速吸收皮下血肿。
孩子受伤出血怎么办?
出血就是压迫止血,没有别的办法可行。
·出血量小先用流动水冲洗伤口再压迫止血;出血严重,立即压迫止血
·用干净的东西(纸巾、敷料)覆盖伤口上
·用手指或者手掌直接压迫出血部位至出血停止。
·通常压迫1-2分钟可以止血
·如果出血难以控制,压迫伤口至少5分钟
·如果出血量还是无法止住,不要移动伤口上的敷料,直接加上新的辅料,同时继续加压压迫止血,同时用力压住出血部位所在肢体的止血点,直到医护人员处理
?医用级(灭菌级)的敷料在大一点的药店都有的卖,这个丫头家是常备的。
孩子烧烫伤怎样处理?
迅速脱离热的环境
·如果身上有火苗,让孩子在地板上翻滚或者用毯子扑灭火苗,避免奔跑。
降低烧烫伤局部温度
·面积小于孩子3个手掌:放在冷水中,或者用轻柔的冷水冲洗。
·面积大于孩子3个手掌:每次降温面积不超过3个手掌,每次1-2分钟。
·不方便的部位可以用湿冷毛巾覆盖,每隔1-2分钟更换一次毛巾,或者毛巾上放冰块
烧烫伤五字诀(按顺序操作):
冲:大量冷水冲洗半小时左右或至疼痛明显缓解。
脱:快速用剪刀剪开去烧烫伤附近的衣物,脱离热源,避免持续损伤。
泡:大量冷水浸泡。
盖:清洁的布料松松覆盖以保护创面。
送:送医院诊治
不要随意抹任何东西尤其带颜色东西,比如牙膏、酱油、猪油、麻油、酒精、盐、糖,甚至是草木灰,这些偏方的使用并没有得到循证医学的支持,它们不但起不到治疗的作用,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造成伤口感染继而引发全身的感染。
剥离湿衣服,防止孩子寒颤
·如果衣服与皮肤粘连,可以减掉粘连周围的衣服,让粘牢的衣服保持原样。
·用毯子盖住孩子未烧伤的部位以保持孩子温暖,同时继续给烧伤部位降温。
覆盖烧伤局部
·冷却后,用大小合适的敷料松松地覆盖在烧伤局部,直至疼痛消失。
·尽可能不要弄破水泡
水泡其实可以保护伤口,千万别自己给孩子戳破水泡,水泡会自行吸收的,戳破水泡会增加感染风险,可能导致严重的全身性感染
脱离极热的环境,转移至阴凉舒适通风的地方
·脱去束缚或过多的衣物
·给身体降温
·补充水份和电解质
电解质最好的是口服补液盐(家庭常备)。如果没有补液盐,在紧急情况下可以选择运动型饮料,比如宝矿力
孩子被蜜蜂叮咬怎么办?
·用卡片(类似IC卡、银行卡)刮掉叮刺和毒液囊。
·用大量自来水(最好是肥皂水)冲洗叮咬部位。
·用毛巾包住冰袋敷在伤口上,持续冷敷20分钟。
·观察受伤者至少30分钟,以防他发生过敏反应
一定要用边缘平钝的东西刮除叮刺,这样不会挤压到它。挤压毒液囊会导致它释放更多毒液。
==========我是分割线==========
由于讲座内容太多,丫头决定分两篇内容来整理,这一篇主要是遭遇意外伤害如何急救。明天整理如何有效预防意外伤害。请听下回分解。
治白癜风西宁哪家医院好治白癜风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