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的急救方法

严酷的夏季最为常见的疾病就是中暑,中暑后的患者会出现体温上升、头晕、虚脱、还有恶心等症状,如果是严重者就会出现呕吐、瞳孔放大,甚至丧失意识。那么,遇到中暑情况,应该如何急救呢?下面由专家教您。

一、患者搬离高温场所

如果看到患者中暑就一定要迅速地把患者搬离高温场所,最好选择附近通风阴凉处,然后让患者平躺并解开衣服扣子,同时让其双脚提高,这样有利于增加患者脑部的血液供应,同时起到散热的作用。

二、患者失去知觉时就压人中穴

如果中暑患者失去了知觉,那么急救人员就要按压患者中穴和合谷穴,使其恢复意识。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停止的情况,应及时做人工呼吸。

三、给中暑患者降温

搬到清凉处后,用冷毛巾捂住患者额头,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用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擦拭全身,然后用扇子或者电风扇吹风,以加速散热。当要注意适度,以免造成患者感冒。

注意:不要快速地给患者降温,当患者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的时候,就要停止吹风洒冷水等强制性降温方法。

四、等患者清醒后补充水分

经过一段时间的急救后,如果患者清醒,应为其补充含盐分或清凉饮料。但是一定要注意,不宜大量补充水分,不然会引起腹痛、呕吐和恶心等不适症状。专家提醒:不宜饮用咖啡或酒精类饮料。

五、及时求救

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即出现高烧、昏迷抽搐等症状的患者,必须立即拨打,送院治疗。在等待救援期间,应使患者平卧,头向后仰,以保持呼吸畅通。

六、搬运注意

应该使用担架搬运重症中暑病人,并在运送过程中用冰袋冰敷在患者额头、后脑勺、胸前、手肘窝以及大腿的根部,以在搬运过程中达到降温的效果。

夏季皮肤晒红的急救方法

夏季烈日炎炎,面部和身上的皮肤常被晒得红扑扑的,怎么办呢?这时需用蘸了化妆水的化妆棉敷面,最好是不断交替敷面,直至皮肤感到冰凉为止。另外,以面部及鼻子等发红的部位为中心,慢慢用化妆水、冰块敷之。敷后需用润肤露保湿。

■皮肤灼伤的急救

当皮肤被强烈的阳光灼伤并感到灼热不堪时,这时可用化妆水放入冰箱冷却,尔后取出已凝结的冰块敷之。如果条件允许,还可用富含水分的面膜来缓解。

■皮肤疼痛的急救

这种情况差不多已达到烫伤的地步,唯一的急救办法是采取冰敷,不要搽任何护肤用品。如果手部和足部晒伤时,可用沾过冰水的毛巾包起冰块敷之,直到肌肤感觉舒服为止。

当晒伤的皮肤得到缓解之后,为防止肌肤出现干涩、紧绷的现象,甚至干裂无法上妆,这时就应补充水分:首先,在沐浴时用泡沫式敷面霜进行保湿,经过一段时间再冲洗掉。然后,用含保湿成份的润肤乳涂在面部,用手掌轻轻按压面部,以促进皮肤对水分的吸收。这样做几次后,皮肤即可恢复原有的保湿能力。

夏季溺水急救常识

夏天到了,很多人都喜欢在清凉的河水或湖水中躲避夏季的炎热。然而,每到这个时候,溺水事件却频频发生,更让人遗憾的是,许多人因为不知道该如何自救和互救,从而导致悲剧的发生。为此,本刊特约急救专家,教给大家正确的急救知识。

人淹没于水中,水与杂物充满呼吸道及肺泡,引起缺氧和窒息称为溺水或淹溺。由此造成呼吸、心搏停止而致死者称为淹死。

事实上,淹溺分为干性淹溺和湿性淹溺两大类。

干性淹溺是指人入水后,因受强烈刺激(惊慌、恐惧、骤然寒冷等),引起喉头痉挛,以致呼吸道完全梗阻,造成窒息死亡。当喉头痉挛时,心脏可反射性停搏,也可因窒息、心肌缺氧而致心脏停搏。湿性淹溺根据淹溺时水的成分可分为淡水淹溺和海水淹溺。但无论是哪种成分的水,被溺水者吸入体内后,都可能通过一定的作用对人体造成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不管是何种原因造成的淹溺,都会引起全身缺氧,可导致脑水肿。呼吸道吸入污水可发生肺部感染。病情恶化可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所以,溺水发生时的正确急救对挽救溺水者的生命十分重要。

自救

夏季溺水急救方法有哪些

不熟悉水性或误入水者,积极进行自救十分重要。首先,落水后不要心慌意乱,应保持头脑清醒。具体方法是,采取仰面位,头顶向后,口向上方,尽量使口鼻露出水面,以便能够进行呼吸。呼吸时,呼气宜浅,吸气宜深,则能使身体浮于水面,以待他人抢救。千万不可将手上举或拼命挣扎,因为举手反而容易使人下沉。

会游泳者,若因小腿腓肠肌痉挛(抽筋)而致淹溺,应息心静气,及时呼救求得援救。同时,自己应将身体抱成一团,浮上水面,深吸一口气,再把脸浸入水中,将痉挛(抽筋)下肢的拇趾用力向前上方抬,使拇趾跷起来,持续用力,直到剧痛消失,痉挛也就停止。

互救

救护者应保持镇静,尽可能脱去外衣裤,尤其要脱去鞋靴,迅速游到淹溺者附近。对于筋疲力尽的淹溺者,救护者可从头部接近;对神志清醒的淹溺者,救护者应从背后接近,用一只手从背后抱住淹溺者的头颈,另一只手抓住淹溺者的手臂游向岸边。救援时要注意,防止被淹溺者紧抱缠身而双双发生危险,如被抱住,应放手自沉,从而使淹溺者手松开,以便再进行救护。

医疗急救

1.清除口鼻淤泥、杂草、呕吐物等,打开气道。随后将淹溺者腹部置于抢救者屈膝的大腿上,头部向下,按压背部迫使其呼吸道和胃内的水倒出,但不可因倒水时间过长而延误复苏。

2.对呼吸、心搏停止者应迅速进行心肺复苏,尽快行口对口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口对口呼吸时吹气量要大(编者注:心肺复苏的具体方法参见本刊2004年第3期《心肺复苏抓住关键的4分钟》)。

3.淡水淹溺用3%生理盐水500毫升静脉滴注;海水淹溺用5%葡萄糖500~1000毫升静脉滴注,或用右旋糖酐500毫升静脉滴注。此外,糖皮质激素可防治脑水肿、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能减轻溶血反应。

夏季老年人急救常识

突然晕厥如何进行急救?

老年人突然发生意外急症时,有些家人因为没有救护常识,往往惊慌失措而出错。因此,平时大家应学习一些老年人救护常识,当家中有老年人发生急症时,才能忙而不乱,采取正确有效的救护措施,给医生抢救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一般来说,引起晕厥的原因有很多种,如中暑、脱水、心血管疾病、脑血管意外都会引起晕厥。此时,家属跟亲友要注意寻找原因。

现场救护:迅速让患者平卧,头部可略放低,头要偏向一侧,预防因呕吐引起窒息。如果伴有抽搐等症状,可以拿一块牙垫(可用调羹、筷子、毛巾等替代)让患者咬住防治咬到舌头。同时,应立即拨打,请医生救治。

突发冠心病如何急救?

老人天热容易流汗,而过多出汗会使血液黏稠,心脏代偿加快,容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胸骨后方或心前区会出现带有压迫和紧缩感觉的持续性闷痛,肩、背、左臂前内侧、上腹等也有痛感。

现场救护:让患者立即停止活动,转移到通风阴凉处,平躺下安静休息,解开衣领和腰带。同时,可以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如果出汗很多,可以喝点凉开水。家中有条件的立即给患者吸氧。

尽量不要随便搬动患者,要安抚患者,缓解其紧张、恐惧心理。经上述处理,若症状无缓解,应警惕有急性心肌梗死存在的可能,须立即拨打求救,最好不医院。

高血压急症如何急救?

夏季老年人如果频繁出入温差较大的环境,一冷一热容易引起血管收缩障碍,导致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头晕、心悸等症状。此时,要及时测量血压。

现场救护:如果血压急骤升高,要让患者立即休息,保持安静,可抬高床头30°角,以达到体位性降压作用。把头偏向一侧,以免因呕吐物吸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同时,迅速舌下含服短效的降压药如硝苯吡啶(心痛定)。

观察30分钟,如果血压降不下来,或有明显症状,应迅速拨打,医院做进一步处理。

另外,夏天血管舒张,血压则会有所下降,有些患者就私自停药或者不遵医嘱减少服药量,殊不知夏季闷热,人容易烦躁,加上睡眠不好,导致血压反弹。其实这样很危险,近期该院急诊科就接诊了一些这样的老年患者。

中风突发如何急救?

夏季高温天气,诱发血压波动,极易导致脑血管破裂。另外,人体内大量水分蒸发,血液黏稠度上升,导致形成血栓,极易诱发脑梗死。热中风是老年人夏季常见的脑血管病。

现场救护:发现脑卒中患者后,应迅速将患者放平,仰卧位,头偏向一侧,避免窒息。如出现舌头后坠、呼吸鼾声大,可用手将下颌托起使呼吸畅通。有条件的可让病人吸氧。

切忌给患者服用药物,因为脑卒中大致可分为出血型和梗塞型两种,在没有确诊以前,绝对不能随意用药,否则会加重病情。

与此同时,应该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不要选择自驾车或出租车转运。福州市区救助半径较小,相对而言,救护车更快,同时要用担架平稳搬运患者,尽量少震动颠簸,另外救护车配备更全,还有专业人士进行对症处理。

心脏骤停如何急救?

老年人因突发上述急症,出现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在胸前区叩击,进行心肺复苏。

患者发生心跳呼吸骤停4-6分钟后脑损伤发生不可逆改变。但如果在患者心跳骤停4分钟内,患者身边的亲人朋友,能够进行CPR(心肺复苏术)急救,患者存活率为50%;如果超过10分钟再进行CPR,存活率则几乎是零。而当急救医生赶到现场时,往往超过10分钟。

所以,患者身边的亲友是否能够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可以说关系到患者的生死。

人工呼吸:判断呼吸时要注意耳朵要贴近患者口鼻,判断5-10秒及时发现气道梗阻并排除;吹气时包严捏鼻,均匀吹起,松手侧头,吹起不能太急太多,吹气量不能过大,吹起时间大于1秒。

胸外按压:注意伤病员无意识、无咳嗽、无运动、无脉搏后开始按压;按压用力要均匀,按压和放松时间相等;每次按压后需完全解除压力,使胸壁回到正常的位置;按压要有节律性,按压位置不可移动;同时需观察伤病员反应及面色的变化。

按压部位: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定位时可沿着肋弓上滑至胸骨下切迹,食指上方即为按压区。施行按压者双手掌根呈一字重叠,双臂绷直,肘关节不得弯曲,形成一条直线,与胸部垂直,以髋关节为支点,腰部挺直,用上半身重量往下压;

按压频率:次/分,深度4-5厘米;

按压与通气比率为30/2(即每做2次口对口吹气后,立即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

重复通气按压五组后,利用5-10秒重新评估呼吸、循环体征,然后继续做CPR直至医护人员前来。

幼儿游泳急救小常识

宝宝游泳的益处多多

游泳这一复杂动作是在大脑支配下完成的,这样在游泳的过程中也会提高大脑的功能,表现为大脑对外界环境的反应能力快,智力发育好。

宝贝经常游泳可使心肌发达,新陈代谢旺盛,心跳比同龄幼儿慢且有力,这就为承担更大的体力负荷准备了条件。

宝贝经常游泳,呼吸系统的功能也得到了提高,表现为肺活量大,憋气时间长。

经常游泳可消耗过多的脂肪,利用全身各部位的肌肉,使体形匀称健美。

经常游泳还可以提高宝贝耐寒和抗病的能力。

如何为宝宝选择游泳班

美国最新研究称,小于5岁的儿童原则上都不适于学习游泳。这是因为:水中的低重力环境不利于孩子骨骼的成长;幼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完善,学习游泳不安全;游泳的高强度训练也容易损伤幼儿的身体。所以,最好的情况是宝贝5岁之前经常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在泳池里玩水,已经不再对水有恐惧感。5岁之后再开始接受正规的游泳训练。

要为宝贝选择正规的游泳场馆内的正规游泳教练。最好不要将宝贝送去参加通过反复把儿童沉入水中等方式来锻炼游泳技能的培训班,这种方式只会增加宝贝对水的惧怕心理,而导致宝贝成人后对水的心理障碍。

选择的游泳班人数不要超过20人,最好是专门的儿童班,宝贝与同龄的伙伴一同学习比独自面对教练的一对一的学习更有乐趣。

为宝贝准备好泳衣、泳帽、泳镜、耳塞等用品。泳帽最好选择黄色的,在水中更为突出,便于教练发现宝贝的意外情况。泳镜最好选择防雾的泳镜。

让宝贝养成游泳后刷牙、漱口、用沐浴乳洗澡的好习惯。因为泳池中的水会对宝贝的牙齿和皮肤造成伤害。

游泳急救小常识

●抽筋

宝贝由于初学游泳的紧张或水温较低、疲劳都会造成肌肉痉挛。游泳前,成人可以由宝贝的四肢逐渐到全身浇些水,让宝贝逐步适应水温。

急救措施:脚趾抽筋,那就马上将腿屈起,用力将足趾拉开、扳直。

小腿抽筋,先让孩子吸足一口气,仰卧在水面,用手扳住足指,并使小腿用力向前伸蹬,让收缩的肌肉伸展和松弛。

手指抽筋时,手握成拳头,然后用力张开,如此反复,即可解脱。

脚背、腿的正面抽筋,把腿、踝、指伸成直线,小腿、大腿背面抽筋,伸直脚,跷起脚趾,必要时将脚掌扳近身体。

遇到宝贝下肢抽筋时,最好立即让宝贝上岸,热敷抽筋的部位,并轻轻地加以按摩。

●耳鼻进水

宝贝游泳时经常会耳鼻进水,所以最好能让宝贝用耳塞和鼻夹。

急救措施:将头歪向耳朵进水的一侧,用力拉住耳垂,用同侧腿进行单足跳;手心对准耳道,用手把耳朵堵严压紧,左耳进水就把头歪向左边,然后迅速将手挪开,水即会被吸出;用消毒棉签送入耳道内将水吸出。

●恶心呕吐

宝贝鼻子呛进脏水就会恶心呕吐,所以让宝贝使用鼻夹是个不错的选择。

急救措施:如出现这种情况,应让宝贝赶快上岸,然后用手指压中脘、内关穴。如果有仁丹,也可以含上一粒。

●身体疼痛

出现胸痛可能是由于宝贝不适应水中的压力,腹部疼痛可能是抵受不了水中的低温,宝贝头痛是因呛水或身体寒冷、暂时性脑血管痉挛而引起供血不足所致。

急救措施:当宝贝胸痛时可用力压胸口,等到稍好时再上岸。腹痛时应让宝贝立即上岸,最好让其喝一些热的饮料或热汤,以保持身体温暖。宝贝头痛时应迅速让宝贝上岸,用大拇指在头顶百会、太阳及列缺穴按揉,然后用热毛巾敷头,再喝一杯热开水,即可好转。

●头晕脑胀

宝贝游泳时间过长,血液聚集于下肢,脑缺血,机体能量消耗较大,导致身体过度疲劳。

急救措施:出现这种情况,应立即让宝贝上岸休息,全身保温,并适当喝些淡糖盐水。

●眼睛痒痛

水不洁净会引起宝贝眼睛痒痛。急救措施:上岸后应马上用清洁的淡盐水冲洗眼睛,然后用氯霉素或红霉素眼药水,临睡前最好再做一下热敷。









































重庆白癜风治疗
怎样治好白癜风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hjm.com//kcyyy/114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