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损伤影像学异常与针刀治疗的关系

摘要:

目的:通过重视正常规范的读片顺序和方法,了解软组织损伤后异常影像学改变,不但要看软组织深层次改变,同时也要重视深、浅部位影像学改变。疾病的发生发展深浅部位均有一个互为因果关系,治疗也是如此。探讨常见颈后肌群、腰方肌、腰大肌、膝关节、跟腱软组织损伤后异常影像学改变,为治疗损伤后引起的多种疾病提供全面的诊断、鉴别诊断、针刀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治疗的有效率和治愈率。

关键词:正常读片顺序软组织部位影像学改变诊断治疗依据。

影像学诊断在针刀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对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针刀治疗的思路与方法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笔者多年来在教学和临床治疗过程中,观察到存在着如下几方面的问题供同道参考。

1、读X光片顺序不正确、不完善。有些同仁,特别是初学者,看到X光片,就只看脊柱有无侧弯,骨质有无破坏,棘突有无偏歪,椎间隙是否对称,有无骨质增生,这些固然重要,但,浅部位的影像异常改变也同等重要,这些改变往往被忽略了。应该掌握正确的读片方法,才能不易漏诊,做出正确的诊断。

读片方法应该是,先上、后下,先外后内,先软组织后骨关节,只有这样,才能使异常软组织、微细影像变化不被忽视,为诊断治疗提供正确依据。

2、正常软组织,在影像学表现应该是密度相对均匀的,在一个部位如果出现不同形状的密度异常增高或减低区,都是不应该的,要有所解读鉴别。

在很多情况下,外周软组织异常改变同时影响着深部软组织,既而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影响着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同样,治疗医师只有想到、看到,才能做到正确治疗。笔者就常见几个部位软组织异常影像学改变作以粗浅提示,供同道参考。

2.1、枕后肌群常见软组织影像异常改变:

(1)项韧带变性硬化、骨化

(2)枕后肌群软组织条索状密度增高。

(3)枕后肌群软组织多部位、多层次、条索状密度增高。

(4)块状密度增高

(5)结节状密度增高

2.2、腰方肌异常软组织影像学改变:

(l)块状密度增高

(2)结节状密度增高

(3)点片状密度增高

2.3、腰大肌异常影像学改变:

(1)正常腰大肌八字形消失

(2)腰大肌八字形密度减低区呈S形改变

(3)腰大肌八字形密度减低区变窄

(4)腰大肌八字形变宽

(5)腰大肌呈块状密度增高

(6)腰大肌呈多块状密度增高

(7)腰大肌呈条索状密度增高

(8)腰大肌呈点片状密度增高

2.4、膝关节周围异常影像学改变:

(l)内外侧副韧带支持带条索状密度增高

(2)内外侧副韧带支持带多条状密度增高

(3)髌韧带条索状密度增高

(4)髌下脂肪垫块状密度增高

(5)髌下脂肪垫点片状密度增高

(6)股四头肌条索状密度增高

(7)股四头肌块状密度增高

(8)腘浅筋膜片状密度增高

(9)腘浅筋膜块状密度增高

(lO)腘浅筋膜点片状密度增高

(11)腘肌条索状密度增高

2.5、跖腱膜和跖长韧带影像学异常变化:

(1)片状密度增高

(2)条索状密度增高

(3)点片状密度增高

3、软组织异常影像学改变引起多种疾病,在多种疾病发展中,这些部位有互为因果关系,深层和浅层软组织改变都应考虑到。有些部位视诊可以看到异常解剖学形态的改变。有些部位用触诊的方法可以触摸到,如块状、条索状、结节状,形状改变、硬度改变、压痛,异常感觉。有些部位是要靠影像学的改变来综合诊断,只有这样才能对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给针刀治疗、手法、定位、定向、松解提供正确的依据,才能鉴别疾病的发病部位,解剖层次,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给综合治疗,有一个较正确的治疗方法,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和治愈率。

医院

重点诠释临床中常见疾病治疗时的疾病诊断、针刀微创手术入路、安全点的定位、危险区的划分、入路术式及刀法、手术操作及步骤解析、讲解各种病症的影像诊断、局部解剖及术后手法等。针刀医学综合班:每班计9天,传授针刀医学四大基础理论、六大组成部分、十一种进针刀方法,重点传授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

魏孝生:(







































北京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hjm.com//kcyyy/848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