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Shelp

C、人工循环:1.判断意识:轻拍,大声呼唤,时间不超过10秒。

2、呼救:如无意识,立即高声求助,呼叫EMSS系统。

3、体位:将病人放置于心肺复苏体位;救护人跪于或立于病人一侧(注意:去枕,病人应仰卧在硬平面上),松开病人的领口、裤带。

4、判断循环:触摸颈动脉,用5-10秒钟判断有无颈动脉搏动。

5、胸前区叩击。

6、人工循环:

①按压位置:病人胸骨中下1/3处。

②按压方法:救护人两手掌相叠,掌根放于病人胸骨下1/2处,使手掌根部横轴与病人胸骨长轴重合,两手手指相扣,离开病人胸壁。

③救护人上半身前倾,双肩位于病人胸骨正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伸直),借助自身体重和肩臂力量用力垂直向下按压,放松后使胸壁充分回复。

④按压深度:胸骨下陷成人至少5cm,婴儿大约为4cm,儿童大约为5cm;按压频率:次/分;按压与通气比:30:2;按压与放松比:1:1,放松时掌根不要离开胸壁。

A、开放气道:打开气道:清除口腔异物;采用仰头抬颏法,即一手压病人前额,一手食指、中指抬病人下颏使其头后仰。

B、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①吹气前用按病人前额的手同时捏住病人鼻孔,另一手固定病人下颌,开启口腔。

②救护人正常吸气后,口腔包严病人口部,缓慢向病人肺内吹气,使病人胸腔扩张(每次吹气时间2秒)。

③一次吹气完毕,松开病人口鼻,使病人胸腔回缩。如此吹气2次后行人工循环7实施步骤通气与按压5个循环后,重新评估,检查循环体征、呼吸、意识等(10秒)。帮助患者扣好衣服。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hjm.com//kcyyy/169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