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何处不心理,待我为你八一八
19世纪末,欧洲精神病学的领军人物皮埃尔·让内以及弗洛伊德都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日常的大部分心理问题,抑郁、焦虑、酗酒等等,都是由创伤事件导致的。这一理论大大地推动了医学领域的发展,但不幸的是,快速减轻情绪创伤的疗法一直没有被发现。
动动眼睛,就能治愈你的心灵创伤
原作者
大卫·塞尔旺-施莱伯
莉莲是国家知名剧院的演员,她深知自控力对舞台演出的重要性,然而,此刻她正坐在我的办公室里,完全被恐惧控制了。
她的恐惧源于几周前被诊断出患了癌症。不仅如此,当我研究她的过去时,发现她的父亲曾经几次强奸她,她还是个小女孩时就已深陷绝望中无法自拔。
在这么多年的传统治疗中,莉莲总是长谈乱伦以及她和父亲的关系,她不认为重温这些回忆会有帮助,“我真的已经走出来了。”她说。
但是她的童年经历,包括疾病、彻底的无力和恐惧,与对癌症的焦虑之间的联系太强,实在无法置之不理。于是,我决定对她采用快速眼动疗法(EMDR)。
在她的治疗中出现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她的感受都截然不同。
第一个阶段:自责
第一次做眼动时,莉莲全身的反应表明她再次陷入童年恐惧之中。
她的脑中闪过一个念头:“难道那不是我的错吗?如果不是我在后院摔倒了,父亲在医生那里看到了不该看到的,怎么会发生后来的事?”
像大多数受害者一样,莉莲认为她自己应该对那些恐怖的事负部分责任。
我让她继续做30秒的眼动,这次她说,她那时只是个孩子,这事不应该归咎于她,父亲应该照顾她、保护她,而不是像他真正做的那些。
我认为,她已经开始用成人的思维来看待那段在情感脑中扭曲的记忆了。
第二个阶段:愤怒。
接下去一次眼动治疗中,莉莲不再恐惧,反而非常愤怒。“父亲怎么能那样对我?母亲怎么能容忍兽行这么多年?”
一些心理治疗学校认为,治疗性侵受害者的目的就是将他们的情绪从恐惧引导为合理的愤怒,显然,眼动治疗达到了这一目的。
第三个阶段:悲伤。
又经过了几次眼动治疗后,莉莲认为自己是一个情感上被抛弃并且惨遭性侵的小女孩,她对这个小女孩产生了深刻的怜悯之情。
她的愤怒转变成了悲伤。
她意识到她已经变成了一个有能力的成人,可以照顾那个小孩了;她甚至想起保护自己孩子时的凶劲,就像一头母狮子。
第四个阶段:同情。
最终,一点一点地,莉莲说出了父亲的故事。
二战时,父亲曾经活跃于抵抗组织,却被拘留并惨遭折磨,自那以后,他就和以往不同了。
莉莲感到胸腔里逐渐涌起对父亲的遗憾、同情甚至是理解。现在她眼中的父亲,是一个对爱和同情充满渴望的男人,可他坚强麻木的妻子和父母却没有理会他。
他们都深陷于一个情感毫无容身之处的文化传统中,无法自拔。
几分钟后,莉莲认为父亲是一个迷失于世间的灵魂。他经历的惨痛折磨,足以把他逼疯。最终,她认为,“现在的父亲就是一个走路颤颤巍巍的老男人,他生活得如此艰辛,我为他感到悲伤。”
在大约1个小时内,莉莲的情绪从弱小的受害者的恐惧,竟然变成了对施暴者的接受甚至是同情。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她经历了哀伤的所有阶段。我感觉数月甚至数年的心理治疗像是被压缩进了这短短的九十分钟内。
她似乎将过往的一切和作为成年女人的现在建立了必要的联系。
记忆已经无力释放不正常的情绪,莉莲甚至能回忆第一次被强暴时的情形,并且毫无畏惧仔细地审视它。“就好像我只是个观察者,我远远地看着它,这只是一段记忆,一张图片。”
莉莲释放出全部的悲痛,她才发现以前没有察觉到、开发出的内心的力量。那之后,即使身患癌症,她仍然能够充实地生活。
而这一切,都源于快速眼动疗法。
01创伤为什么难以治愈?
一些人在经历严重创伤后会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创伤会在脑内留下印记,就像莉莲一样,这些脑内伤疤很难消除。
那些情绪被我们抛在脑后,与过去紧紧绑在一起,即使理性理解已经变化,我们的情感依旧感觉很受伤。
纽约大学的动物实验表明,恐惧反应的记忆痕迹直接形成于情感脑部位。
在勒杜博士的研究中,老鼠被关在一个地板通电的笼子里。每次铃一响,它们的爪子就会被电击。重复几次以后,每次响铃老鼠就会因为恐惧而动弹不得。
实验暂停了,它们依然恐惧;数月后,当老鼠们再次听到铃声,或者任何与之相似的声音,它们还会害怕不已。
我们可以通过在没有电击的情况下重复响铃来治疗它们,这就是“暴露疗法”,行为疗法的一种,可以达到停止恐惧反应的作用,这看上去就像将恐惧反应从老鼠情感脑中擦除一样。
然而,现实却并不是这样。
格雷格博士发现,这些痕迹从不会完全消失。只有当认知脑积极地阻碍情感脑自动反应时,老鼠们才会显得好像不害怕;只要认知脑的控制力下降,它们还是会很自然地感到害怕。
即使是在治疗过后,情绪记忆也是不可消除的。
动物实验的这些结果对人类同样适用,情感脑的伤疤可能会遗留数十年,一旦时机成熟就再度显现出来。
精神病学家认为,PTSD之所以如此难以治疗,正是因为正确的认知和创伤后不合时宜的情感彼此分离,仅仅和病人聊过去的创伤不能将往日的情感记忆和当下理性的想法联系起来,而这对于病人的康复却是必不可少的。
针对PTSD没有真正有效的方法,直到弗朗辛·夏皮罗发明了眼动脱敏和再加工方法(EMDR)。
八十名受到情感创伤的患者参与了这项研究,80%的患者在三次持续90分钟的治疗后都恢复了,恢复率之高相当于抗生素之于肺炎。
02快速眼动疗法的机理是什么?
创伤事件中的画面、想法、声音、情感和身体的感受以及当时深深扎根于内心的自我认识(比如:“我很弱”)都储藏在神经网络中,而这个神经网络正是基于情感脑,我们的理性认知无法影响它。
它装着一堆未经处理的不正常的信息,只需对原来的创伤稍加提醒就能将其激活。
组成脑内记忆的任何部分都能帮助人们回想起那段往事,这就是大脑系统所谓的“内容可寻址”(contnt-addrssabl)特征。这一特征,对创伤性回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就像前任用过的香水味,都足以让你想起那个人的全部特征。哪怕是很模糊的提醒,也会让你完整回想起那段扭曲储存的记忆。
快速眼动的具体做法,是让患者一边回忆过去的创伤情境,一边随着治疗师在他们面前不停摆动的手,快速移动眼球,模拟快速眼动睡眠状态。
而快速眼动疗法的目的,在于唤回创伤记忆的所有组成部分---视觉、情感、认知以及最重要的生理记忆(身体里残存的受伤形象)。
这一过程,刺激了我们与生俱来的“适应性信息处理系统”,而此前它没法独自消化那些不正常的回忆。
通过眼动,病人能频繁看到与创伤有关的其它场景,自发地在大量相关记忆的网络中进行自由联想。
这些联想被激发后,能更快与储存当前正确信息的认知网络建立联系。通过这些联系,认知脑和情感脑可以协同工作,理性的一面就能替代记忆中的绝望或恐惧。
03快速眼动疗法如何应用?
快速眼动疗法与其它疗法结合可以更好发挥疗效,比如认知疗法、婚姻疗法、心理动态疗法等。
快速眼动通过调动身体及其内部的记忆和矛盾,补充这些传统疗法,使治疗进行得更快更容易。
但它也有局限性,当问题的源头不在过去的痛苦经历时,快速眼动的效果就不会很明显了。
(以上内容经出版社授权发布,转载须授权)
在之前的精读中我们讲到了为什么要用自然疗法治愈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及其依赖的脑科学原理,并且在上次讲了第一种自然疗法:心率协调法。今天讲的是第二种自然疗法:快速眼动。
有两个需要记住的名词,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眼动脱敏和再加工方法(EMDR,也就是快速眼动疗法)。
快速眼动的适用情况是发生在过去的创伤。
它的机理是注意力的双重状态——一只脚陷在过去、一只脚处于当下,触发了大脑创伤记忆的重组,把过去和现在、情感脑和认知脑重新联接起来,而这正是修复创伤必不可少的。
快速眼动疗法需在有经验的治疗师指导和监控下进行;
并非只有性侵害这类严重的情况才能称得上创伤,失恋、背叛、被欺凌甚至责骂等更小的事件,都可能引发创伤,每个人都可能经历过创伤。
而治愈这些创伤才能更好激发内心的力量,面对当下的困难。
精读《自愈的本能》下一次的内容是“重置生物钟”。
·End·
心理八八的新栏目《精读心理书》
八段锦会挑选一些经典的心理书,精编/解读/总结书中的重点内容分享给大家,简单、系统地展示书的全貌。每周更新一次。
精度系列的干货程度比较高,因为把实例和很多论述过程都舍弃了,想要了解更多建议看原书。
还有不定期的赠书活动,只要留言就有机会,中奖率很高呦~
往期文章回顾:
金钱、权力、才华,都不能减少生活的艰难
《自愈的本能》之一
幸福来自于“脑”和谐:人类研究的第三次革命
《自愈的本能》之二
如何善待你的心?
精读《自愈的本能》之三
赞赏
长按白癜风中药治疗儿童白癜风治疗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hjm.com//kcyyy/10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