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韧带拉伤、骨裂…运动伤痛是每位喜爱运动的人士都可能遭遇的困境,小则休息两周自我康复,大则成为心中永远的痛。

平常,大家遇到运动伤痛医院挂什么科,骨科?中医?还是推拿馆?出现什么症状的时候该去就医?什么情况可以自己康复?要看几次才会好?需要天天看吗?...这些问题总是众说纷纭,令人困扰不已。

来看看下面2个案例:

案例1拉伤不是单次运动造成的

一名32岁工程师有长期进行重训的运动习惯,但他每次深蹲时髋关节都不舒服,膝盖和大腿偶尔也有卡卡的肿胀感,虽然能继续训练,但训练后常常会延续不适感。某次加大重量后,他的膝盖和髋关节突然痛到受不了。就诊前,他总以为重训后本来就会有酸痛感,但不知为何左脚比右脚痛。就诊后才发现,膝盖拉伤问题已经存在很久了,却一直没发现,重量加大后才让让症状爆发。在此之后,工程师长达半年不能重训,连平常蹲、上下楼梯都不舒服。

很多人以为自己受伤是因为单次拉伤爆掉,其实是长期都存在问题,只是没发现症状。像这位工程师是左侧较紧绷,因为左脚原本就有问题,在重训时刚好被诱发出来。询问后,发现他用电脑时习惯把鼠标放得很远,脚往左偏着坐,导致左膝盖常感到不适,这就是生活习惯影响运动的典型案例。要解决问题,应该先改善平常的姿势。

案例2“无感”也是一种症状

一位35岁的健身房负责人从小习惯驼背,想靠健身把背练回来,一两年后已练出虎背熊腰,却觉得每次训练时都无法感受到夹背感,肌肉感受度不好,偶尔还有闷痛的怪感,但可以忍受。他因为“无感”而寻求协助,才发现背上看似强壮的两大块肉,其实是慢性发炎肿胀的肌肉,后来通过放松肌肉,他就能继续重训、背杠了。

进一步说明,常见很多人重训举到某个重量再也上不去,其实卡关的原因是受伤了,该部位的肌肉再往上发力会痛,所以停滞在某个重量,这时应把伤痛治疗好才可能再进步。

不适到啥程度该停止运动去治疗?

首先,疼痛分级为:无感→怪感→酸→痛→麻。

虽然每个人接受疼痛的程度不同,但大方向来说:

感觉「酸」:先看感觉会不会太强烈,很强烈即可寻求治疗。

感觉「痛」:必须立即停止运动,先寻求治疗。

感觉「麻」:此时对身体的掌控度下降,例如硬举到一半可能手软,这是相当危险的事。虽然许多人可以忍受麻感,但其实比痛更严重,必须停止运动。

如果平时都感到不舒服,运动后还延续不适感就应暂停运动;如果运动身体热开后越来越舒服,就代表状况还能继续运动。不过,如果平时不舒服的频率很高,那无论运动中的感受如何,都该先接受检查治疗再运动。

那么,该怎么察觉不舒服呢?首先可以自我检查坐着不动时,会不会觉得身体哪里怪怪的?哪里胀、酸痛或紧绷?如果连坐着都有异样感,那一定有问题需要治疗。

不过有些人把怪感当无感,如果有疑虑,可以注意身体两边的感觉是否不平衡?如果不平衡就是有问题。每次训练后,如果有固定某个点明显痛,那个部位就绝对有问题。可以左右两边比较,如果身体一边无感、一边怪感,就可以提早治疗;如果一边已有痛感,就必须尽快治疗!

不舒服多久该寻求治疗?

感到酸痛应该先自我舒缓还是赶快就医?医院的骨科、康复科吗?还是去没有医保的治疗所?西医和中医又该怎么选择?

一般情况下,身体受伤的修复时间,急性肌肉问题需要两周到一个月修复;韧带则需要一个月到一个半月;骨头则是两、三个月。因此,我们不舒服多久要寻求治疗,应该视具体的伤痛问题而定。

如果是急性受伤(有明显撞击、单次发生运动伤害),医院的骨科拍片确定有没有骨折,确定是骨头问题就听从医生的诊断和处治。除去需要开刀的问题,若有骨裂,建议两三个月内最好不要继续运动,两个月后再拍片检查骨头的复原程度。如果骨头好了仍不舒服,那就是有肌肉或韧带问题,这时就可寻求物理治疗。

一般来说,肌肉拉伤如果只是轻微,不去治疗也会好;但如果拖到一个月都没有好转,就应寻求治疗。在此要分辨一下,运动后的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通常修复两、三天就会好;如果酸痛拖到一、两周,说明存在肌肉拉伤,而不是DOMS的正常现象。

韧带拉伤则需要等至少一个半月,期间尽量减少运动。要注意的是,韧带拉伤通常不只是韧带有问题,韧带周围的肌肉也会跟着拉伤。如果韧带拉伤超过一年半载都没好,那就该检查肌肉、肌腱是否拉伤。

另外,上述都是指急性的受伤,慢性肌肉问题如果不理会,持续五年十年都有可能,这时就不用等了,靠治疗才有机会改善。

受伤后该看哪个科?

除了上面所说的需要拍片检查骨头问题,在确定不是骨头问题后该找哪个科呢?目前的物理治疗通常在运动康复科或骨科下面。电疗、热敷等治疗方法效果通常较不明显。如果想要较有效地处理问题,建议接受徒手物理治疗。

中医和民俗疗法在坊间较为普及,但常常发生品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好坏两极风险较大。也因为较不重解剖学,受治疗时会较少评估过程。接受中医还是西医治疗,可依个人喜好、经验判断。如果中医或推拿品质可受信赖、做完也感觉有效,那就去做;如果想较完整地了解伤痛原因,就去接受物理治疗。

治疗要多少次才见效?

治疗通常几次能见效?治疗很多次了却没有痊愈,是不是去得不够勤?接受治疗一、两次就应该要有明显感觉好转,而且是治疗后马上、或是最多过3-5天就应明显有感。如果一种治疗说做完一两个月才会好,这个治疗就是没有用的。

在治疗频率上,不建议伤者两次治疗的间隔时间太近,一周做两次就太密集了,除非是中风康复患者需要常常治疗,否则一般运动伤痛1-2周做一次即可,每次治疗之间则可用小球等工具自我按摩放松。

每一次接受治疗,治疗师通常会帮你测试一些上次原本不能做的动作,例如膝盖痛的人,可测试弯腰后仰、蹲、上下楼梯等动作有没有比之前好。如果治疗师一直抓不到你的问题点,那可以考虑换一位治疗师,甚至中西医转换。如果一位治疗师已经帮你达到九成改善,但剩下一成久久未好,那可能每个人有盲点,这时也建议转换治疗师。

长按识别下图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sohjm.com//kcyyy/148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